8日上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航工业)与天津市政府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共同组建中航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的协议签字仪式,在签字仪式上,中航工业副总经理、直升机公司董事长李方勇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中国将与俄罗斯联合研制重型直升机。
据李方勇董事长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在512地震救灾行动中,米-26重型直升机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由于米-26直升机作为前苏联时代研制的军用直升机,技术已经落后,并且经济性差,如果再重复研制一型这种超大吨位的直升机并不符合市场规律,也不能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所以之前有关中国将引进米-26重型直升机的说法与事实不符。
李方勇董事长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已经确定与俄罗斯联合研制新一代重型直升机,新型号与米-26完全绝缘,不但技术水平先进,而且经济性符合市场化的需求。未来新型重型直升机的研发将与直-15直升机一样,采用的国际合作模式,中方与俄方将在研发资金投入及研制工作上各承担50%。据李方勇董事长透露,这型重型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在20到30吨级,将在5至6年内研制成功。
据英国“今日中国防务”网站报道,俄罗斯罗斯托夫直升机联合公司披露,将在香港设立分公司准备对中国出口“米-26”重型直升机。该公司发言人说,在香港注册的新公司将于“2006中国珠海航展”前完成,中国方面已派代表团到飞机制造厂参观。另据《华尔街时报》分析,到2020年中国的军用直升机需求将达10000架,其中3~5%是重型直升机,而中国重型直升机的研发相对不足,只能寻求从国外进口。详细内容
在5月12日发生汶川大地震的当天,俄罗斯新闻网报道了一条消息称,俄罗斯与成都的蓝天直升机公司达成意向,该公司将利用俄罗斯乌兰乌德直升机制造厂提供的整套部件组装整机,之后将逐步扩大本地化的比例。“俄罗斯直升机”公司发言人指出:“我们将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以确定在中国组装生产俄制直升机的进度。”看到这条消息,想起去年2月在搏客上转发2007年第三期《舰船知识》杂志上的一篇文章——2020年中国需要五千架直升机,因为文章中特别强调了要发展重型直升机,所以现在我把文章再贴一遍。这次部队的直升机高强度使用,再次证明了中国必须加快建设自己的直升机产业。详细内容
运输直升机主要是承担战术运输任务,特别是搭载作战部队、分队,实施战术机动和机降作战任务。重型运输直升机是指起飞重量大于20吨的运输直升机。由于重型直升机有较快的速度,运载能力大,能装运重型武器装备,且无需机场起降,是一个较好的兵员和军事装备的运载工具。详细内容 (来源:环球时报)
(责任编辑: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