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湖北、江西等省调查发现,目前农村垃圾处理面临诸多困难。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城镇化趋势日益显著,而垃圾处理方式仍然单一、滞后。这种情况,已严重危及农村生态环境,影响群众生活。
“垃圾山”成为农村新难题 过去,由于农村垃圾的数量和种类少、易分解,采用堆肥、简易填埋或自然腐烂等方式,基本就可以维系平衡。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目前农村垃圾不仅数量猛增,而且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农村生活垃圾逐步向城市“看齐”,处理难度越来越大。
江西省农业厅环境监测站站长刘娅菲说,过去农村垃圾主要是一些易腐烂的菜叶瓜皮,现在却成了塑料袋、废电池、农膜、农药瓶、工业废品、腐败植物等的混合体,各种难以分解的垃圾越来越多。特别是由于大量使用塑料,导致垃圾中不可降解物所占比例迅速增加,其中塑料制品就占到1/3。
卫生部调查显示,目前农村每天每人产生的生活垃圾量为0.86公斤,全国农村每年的生活垃圾量接近3亿吨。记者了解到,2007年,江西全省村镇日产垃圾2681吨,每年垃圾量达90多万吨,村镇垃圾基本未收集和处理。在农业人口占60%以上的湖北,每年仅农药包装袋垃圾就达2亿个,产生超过1000吨的农药废弃物,农膜使用量从1990年的2.3万吨增加到2006年的5.6万吨,约有30%残留在土壤中,大部分村镇垃圾无人处理。
记者采访时深入多个村镇,发现除一些新农村建设试点进行垃圾处理外,大部分村镇垃圾处于乱堆乱放状态,沟渠河道垃圾淤塞、路旁堆积“垃圾山”、塑料袋四处乱飞等现象随处可见。
在湖北省监利县沙河村,记者看到河渠旁堆满各种生活垃圾,一些塑料袋漂浮在水面上,有一段河水已变为黑绿色。64岁的村民杨先良说,平时垃圾就倒在屋前沟渠旁,一下雨就都冲进河里,水也变得越来越浑。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戴家村,村民们习惯把垃圾倒在屋后的空地上。43岁的戴秋娥说:“一直大家都这么倒垃圾,习惯了。”
刘娅菲说,规模庞大的农村垃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其中一些有害物质还极易破坏地表植被,影响农作物生长,造成土壤、河流环境污染,并成为农民健康的“隐性杀手”。随意焚烧垃圾使得空气污染严重;长期暴露的垃圾堆容易滋生蚊蝇、老鼠等,成为各种疾病的传染源。
垃圾处理技术落后问题多 江西省建设厅城市建设处处长李日龙介绍说,目前农村垃圾处理主要有卫生填埋、堆肥、焚烧三种技术。有机物含量高的垃圾可作高温堆肥,但由于堆肥技术尚不成熟,肥料肥效较低,且可能含有重金属及有害物质,农民一般不爱用。焚烧处理方式较好,但投资、运行成本高,如果技术不过关,焚烧还可能产生大量二口恶英,造成二次污染。卫生填埋尽管不能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和能源化,但成本低、易于操作,对于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较为实际。
记者了解到,由于资金匮乏,许多县乡的垃圾处理方式都为简易填埋,缺乏规范设计及有效的环保措施,许多垃圾填埋场与国家要求的建设标准相距甚远,无害化处理率低。有的甚至就找一处无人的低洼山沟,将未处理的原始垃圾一填了事。李日龙说:“填埋场如果没有防渗处理措施,就会成为农村环境的潜在污染源,极易引起二次污染。在降雨、地下水渗透等因素作用下,垃圾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会渗入土壤,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目前,江西全省建有标准垃圾填埋场的乡镇仅有2个,有简易垃圾填埋场的乡镇有576个,占全省乡镇的40.7%;村庄无垃圾填埋场,垃圾收集率为31.2%,村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0.8%。湖北省尽管119个重点镇有一半建起了垃圾填埋场,但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乡镇一级达到设计规范的很少,大多就地简易填埋,存在污染隐患,乡镇垃圾处理目前仍处于低水平建设阶段。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城关镇莲花村垃圾场就曾在封场后,因覆盖土层较薄,大量外露垃圾在雨水冲刷下渗漏,致使莲花村地下水受到污染,导致果树死亡、农田减产,严重危害当地村民的身体健康和生产。
垃圾处理筹资难成为瓶颈 由于农村垃圾治理长期被视作一项公益性事业,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及地方财政。在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农村经济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垃圾处理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环卫设施建设滞后,已成为制约农村垃圾有效治理的主要瓶颈。
湖北省副省长田承忠坦言,解决农村环境保洁问题,进行垃圾清运、处理是一项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据测算,全省有19万个自然村,若每个村配备2个保洁员,每人每月300元,全省仅保洁费用就需要13亿元,再加上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费用则更为庞大。短期内全部要国家和省里解决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亟待拓宽多种筹资渠道。
湖北省建设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目前湖北已在农村环卫设施建设上投入了7500万元,但主要是针对一些试点村、重点镇进行相应补贴。随着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必须在更大范围内进一步加大投入。在江西省,目前村镇垃圾处理费用暂时还没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村镇垃圾处理经费欠账严重。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唱凯镇,2008年一次性投入6万元建起一座垃圾简易填埋场,并配备了环卫设施和人员,使环境卫生状况发生好转。但垃圾处理范围只涉及镇区,18个行政村、86个自然村的垃圾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
唱凯镇镇长徐长科无奈地说,全镇最远的自然村离镇区有9公里,清运成本很高。“现在仅镇区垃圾处理每年费用就达十多万元,如果把垃圾处理范围扩大到所有自然村,一年最少也要40万元,镇里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他告诉记者,目前的垃圾处理经费都是从镇财政中挤出来的。考虑到成本和可操作性问题,镇里只能采用集中焚烧、简易填埋的方式来处理垃圾,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还有待提高。
江西省新余市欧里镇镇长傅东华说,现在要想获得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需要向企业购买专利,费用动辄几十万元,“希望政府可以出资统一购买相关技术,然后像下发"疫苗"一样,发放到乡镇,作为技术支持。”(魏梦佳郭远明 罗宇凡) (来源:半月谈)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