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9日电 题:摘取中国科技“皇冠”上的“明珠”——连线青藏铁路设计建设者
新华社记者齐中熙、李杰
在9日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青藏铁路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摘取了中国科技“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为此,记者特在第一时间连线了部分参与青藏铁路设计、建设者。
“我们最重要的自主创新成果体现在对多年冻土工程理论和成套技术的创新上,也包括我们对高原卫生保障体系的建设,以及高原环境保护这些方面做出了努力,创造了成绩。”全国政协常委、铁道部原副部长孙永福说。
青藏铁路建设曾面临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解决这些难题,世界上没有现成的经验。青藏铁路项目通过科技创新,开展大量科学试验,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为进行多年冻土施工、发展高原医学事业、保护生态环境积累了宝贵经验。而且,这些成果已经或将要应用在哈尔滨-大连、拉萨-日喀则等铁路建设项目中。
“青藏铁路的建设者多年冻土工程的应用在将来主要是在西藏、新疆、青海有一些冻土地区的工程,包括东北一些有冻土的地方,另外高原的卫生保障、环境保护等可以在更多的范围、更多的工程得到应用。”孙永福说。
作为青藏铁路的主要勘察设计单位,中国铁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金城介绍说,青藏铁路突破了传统的设计理念,采取了以主动降温措施为主体的先进技术,使各种冻土病害得到有效防治,铁路的病害率大大减少,创造了每小时100公里的世界冻土铁路运行时速最高纪录。
李金城说,青藏铁路按照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的要求,依靠科技进步,立足自主创新,推动了我国冻土工程技术的发展,它的获奖,说明青藏铁路已实现了“建设世界一流高原冻土铁路”的宏伟目标。
中国铁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副院长、总工程师冉理介绍说:“青藏铁路是中国本世纪初建成的重大民生工程之一,它完全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了5个方面的11项技术创新。”
在关键的多年冻土工程技术方面,中国铁建铁一院系统研究了气候变化的影响,制订了高原多年冻土地区铁路勘察、设计和施工的国家技术标准,创新了成套冻土工程措施和施工工艺,确立了主动降温、冷却地基、保护冻土的设计思想并确定了关键参数;揭示了工程措施机理,创新了冻土路基结构和施工技术;创新了多年冻土区桥梁和隧道的独特结构形式和施工技术。
在高原卫生保障技术方面,青藏铁路创建了大群体、高海拔、长时间作业条件下的三级医疗保障救治体系,实现了高原病零死亡的“奇迹”;创建了施工现场鼠疫防控体系,实现了鼠疫源地人间鼠疫的零传播。
冉理说,在公众最为关注的环境保护与恢复技术方面,青藏铁路在国内首次系统开展了铁路沿线野生动物迁徙习性研究,修建了100多公里的动物通道;创新了我国在高海拔地区的植被恢复研究和工程实践。
青藏铁路还研究解决了高原铺架、行车指挥与列车运行控制、高原客车等关键技术,一是创新形成了高原铺架施工成套技术;二是创新了行车指挥系统、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网络,形成了多功能行车安全保障体系;三是首创高原供氧旅客列车,创新了客车供氧技术、电气系统和设备设施。
此外,青藏铁路首次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创新建设管理理念,推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创新了公益铁路的建设管理模式。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