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云南楚雄马游坪村的一位彝族姑娘正在为鞋垫刺绣,见到游客露出害羞的笑容。据悉,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政府将投资三千余万元人民币,在该州境内打造一个彝族梅葛文化生态保护区,旨在进一步传承和保护当地民族民间文化。中新社发保旭 摄
1月11日,云南省楚雄州马游坪村小学的学生在课间跳起颇具当地民族特色的梅葛调舞蹈。为了让彝族梅葛文化继续传承,云南省楚雄州马游坪村小学将学校课间广播体操改为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跳梅葛。跳梅葛就是指用当地的“梅葛调”为音乐所编排的民间民俗舞蹈。中新社发保旭 摄
中新社楚雄一月十一日电 (记者 保旭史广林)隆冬时节,寒梅飘香,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的一个古老的山寨里,彝族妇女们穿上艳丽绣花衣,男人们戴上缀着七彩飘带的麦秆帽,男女老幼聚集在一起,随着葫芦笙的旋律吼着梅葛,跳起欢快的左脚舞。
记者今日在位于楚雄州姚安县的马游坪村,领略了来自最原生态的彝族文化瑰宝——梅葛。
当地老人告诉记者,梅葛原是楚雄彝族的创世史诗之一,在马游坪地区以及附近的金沙江流域彝家山寨广泛流传,被认为是彝族民间歌舞和民间口头文学的总称,因全部用“梅葛调”演唱,故取名为“梅葛”。《梅葛》没有文字记载,千百年来,完全凭口耳相传。彝族人民把《梅葛》看成是彝家的“根谱”和古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据了解,逢年过节、婚丧嫁娶、起盖房屋,当地彝人都要请毕摩或歌手演唱梅葛。梅葛分为“老年梅葛”、“中年梅葛”、“青年梅葛”、“娃娃梅葛”四种类型,主要是开天辟地、劳动生活、彝族青年男女纯真情爱等内容。二00八年六月,“民间文学:姚安彝族梅葛”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马游坪,记者见到了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已经六十八岁的郭有珍老人,老人用梅葛调即兴唱了一曲《欢迎您》。她说,马游坪彝家人特别喜爱演唱自己的梅葛,逢年过节或结婚竖梁等喜庆之日,都要不约而同聚拢来或围坐火塘边,或相聚庭院、村头篝火旁唱上三天三夜。
当地官员告诉记者,经过长期历史文化的变迁,梅葛已成为一颗掩入岁月尘埃的彝家文化“明珠”。目前在马游坪村会吟唱彝族梅葛的只剩下三十多人,能够完全诠释梅葛的人仅有三人,而且三人年纪均过六旬。为了让彝族梅葛文化继续传承,该村学校课间广播体操已改为跳梅葛。
记者日前从楚雄州梅葛文化传承保护现场办公会议中获悉,该政府将投资三千余万元人民币打造一个彝族梅葛文化生态保护区,旨在进一步传承和保护当地民族民间文化。该项目前期将完成马游坪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以保护传承彝族梅葛文化为主体,中期规划完成马游坪辖区范围及周边的生态保护建设项目,与姚安天文观测站、光禄古镇、太平镇文峰塔景区连为一线,形成一个旅游循环圈。
一月十日,“中国彝族梅葛文化传习所”、“中国彝族刺绣研发所”、“云南化院写生基地”在马游坪村揭牌成立。这标志着云南在打造现代本土文化中拥有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艺术平台。云南画院院长罗江坦言,马游坪在艺术家心中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近年来到此体验、收集素材、进行创造的艺术家络绎不绝,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乃至世界的艺术家将纷至沓来,描绘梅葛这朵彝族文化奇葩的璀璨辉煌。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