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12日电 精美的砖雕和壁画在古墓中隐约浮现出800年前山西人的市井生活景象。10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外发布了2008年该省的重要考古新发现——“山西汾阳东龙观宋金墓群”发掘情况,并首次以公益讲座形式,带领百余位考古爱好者“走近考古步入宋金”,“目睹”了沉睡800年前山西人的别样生活。
“汾阳宋金墓群”于2008年6月发现,由省考古研究所、吕梁文物旅游局和汾阳市文物旅游局在汾阳至孝义一级公路建设中,对公路沿线古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一批不同时期的墓葬,其中以东龙观村西北的宋、金、元家族墓地的发现最为重要。
本次考古发掘队长王俊介绍,整个考古发掘工作中共发掘古墓葬27座,发掘面积1196平方米。其中砖室墓16座,土洞墓11座。砖室墓以形状分类,分为八角形(8座)、六角形(5座)和四边形(3座)。以面积分类,分为大墓(5平方米以上8座)、中墓(3平方米至5平方米6座)和小墓(3平方米以下2座)。土洞墓以面积分类,分为大墓(5平方米以上2座)、中墓(3平方米至5平方米2座)和小墓(3平方米以下7座)。
据悉,在本次发掘中发现了7座砖雕、彩绘和壁画类墓葬尤为特别,它们属于两个家族墓地。北边的墓主人姓氏根据出土物推测为“周氏或吴氏”;南边的从出土的明堂(宋金时期部分地区将墓地的规划图称之为“明堂”)、买地券等文字资料来看,墓主人是生活在金代早期的“王氏”家族。
考古发掘队长王俊说,较为完整的5号王氏家族墓地的明堂,最上方覆盖方砖1块,为“买地券”,字面向下;其下是“茔地图”方砖1块,字面向上,其上朱砂书写有地心、八卦、天干、地支及尊穴、次穴、卑穴的位置;最下方为1件陶罐,即为象征明堂的标志,陶罐内经过清理发现有澄泥砚1块、泥钱100余枚、已炭化的墨块1块,这意味着墓主人希望子孙中能出文人、有钱过富裕的生活。同时,5号墓的明堂是王氏墓地的地心,考古专家表示,此次发现的墓葬及附属的明堂对山西金元墓葬制度、葬俗(明堂之制)、瓷器的流通和民窑瓷器的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尤其是明堂作为墓地的轴心枢纽目前来看在全国是第一次发现。
省考古研究所宋建忠所长表示,这座距今800多年的宋金墓地排列清晰,墓葬砖雕、彩绘、壁画保存完好,内容丰富,工艺精湛,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极高,反映了宋金时期世俗生活等社会风貌,值得关注。如王氏墓中的壁画上有“厨娘工作场面”、“热气腾腾的包子”、“佣人正在撵酒”等多种生活场景,反映了墓主人生前是比较有地位、有钱的人。另外,壁画内容显示有“金属货币兑换纸币”的柜台、“收账”场景等,结合有资料记载“晋商早期商人有汾阳籍”,可反映出墓主人很可能生前从事汇票交易,是早期的晋商。
(任静芳)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