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12日电 (李江涛、于庆浩)作为一项基础性学术文化工程,《儒藏》立项五年来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目前已正式出版八册。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儒藏》工程工作会议12日在北京大学举行。
据《儒藏》工程总编纂、北大教授汤一介介绍,《儒藏》工程于2003年12月由教育部社科司正式立项。五年来,在北大等高校和研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工程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目前,《儒藏》精华编已完成校点稿220部,90%已完成初审,60%已完成终审,送出版社正在排印的共96部,已正式出版八册。
据了解,《儒藏》工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这一工程的目的是以现代科学眼光和技术手段,对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主流地位的儒家典籍文献作一次全面整理,并像《佛藏》《道藏》那样集大成地编纂成为一部独立的文献体系。
汤一介教授表示,在学术上,按照现代学术规范对儒家经典进行一次全面的整理,将推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儒学研究。从文化传承角度,儒家文化在历史上曾起到维护国家统一、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现在中国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儒藏文化中所包含的“和谐”的理想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学术文化资源。
(责任编辑:李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