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会不会导致环境污染治理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今天,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明确表态让人将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他说,在扩大内需时,中国需要的是高效治理,就是要在有效防范的前提下,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治理成果,从根本上减轻环境压力。
数千亿项目过环评关引发公众担心 中央为扩大内需,在资金投入上一下子就批了4万亿,再加上地方配套资金,从投入的资金量上看,无疑使出的是大手笔。如此大的资金投入要带动多少建设项目可想而知。
12月2日,环境保护部发布消息称,11月26日至28日,环境保护部连续召开两次项目审议专题会议,批复项目环评文件93个,总投资达2600多亿元。其中,涉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8个,总投资509亿元。
1月9日,环境保护部再次发布消息表示,为支持扩大内需,环境保护部已开通“绿色通道”,环境保护部批准涉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1个,总投资1393亿元。
大量建设项目环评被批准引发了学者和公众的担心:建设项目这么容易地过了环评关,这几年环境治理取得的成效会不会被冲击掉?会不会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过去几十年并未走先污染后治理老路 发达国家走过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环保道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危害。周生贤认为,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初开始,我国就开始探索避开这条路,“立足于工业化起步和局部地区环境污染有所显现的现实,我们开始探索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环保道路。”周生贤说。
他说,经历几十年的经济发展,环保没有倒退,国家在最大限度上拒绝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不但没有倒退,反而在这期间,国家环保机构还实现了“三次跨越”(从国家环保局到国家环保总局再到环境保护部)。
“近30年来,有成功的经验,涌现出一批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典型,避免了环境悲剧的重演,超越了发达国家的环保老路,但也交了一定的学费。”之所以给出这样的结论,周生贤说,是因为我国总体上还呈现出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一些地方甚至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付出了过大的环境代价。
对于先污染后治理,周生贤说,他的理解是,这是“防范不足”的治理,投入的成本必然过高,付出的代价必然过大。而边治理边污染是“防”亏“治”欠的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环境污染的危害,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环境保护的被动局面,甚至容易贻误保护环境的战机。而高效治理,就是要在有效防范的前提下,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治理成果,从根本上减轻环境压力。
扩大内需不会选择回头路 周生贤义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在积重难返的环境状况面前,采取了最为严厉的环境保护政策措施,推动了污染型产业向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转移,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中央提出扩大内需的政策。在经济大提速的情况下,我国的环保将延续怎样的道路?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一条是,高效治理,就是要在有效防范的前提下,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治理成果,从根本上减轻环境压力。
两条路,我们的选择肯定是第二条路。
周生贤说,有效防范环境污染产生和资源环境损耗的重要防线,是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成效的根本方式,是环境保护新道路的关键。
当前,他表示,必须加快推进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要坚持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同时部署。
周生贤说,我国在环境压力持续加大的发展阶段,通过适时调整和完善环境政策法规标准,保护先进的生产能力,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使环境保护真正成为引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航标。要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责任制和问责制,真正把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落到实处。
扩大内需不会滥批建设项目 环评工作既要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好服务,又要为控制“两高一资”借机扩张把好关口。这是周生贤的要求。
哪些项目会享受“绿色通道”?哪些项目绝对不能批?周生贤给出的答案是,“对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灾后重建等投资项目,加快审批,为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支持的项目开辟环评审批的“绿色通道”,加快审批。
但是,对于容易重蹈“先污染后治理”老路的建设项目将一律不批———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一律不批;对环境污染严重,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项目,一律不批;对环境质量不能满足环境功能区要求、没有总量指标的项目,一律不批;对位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的项目,一律不批。同时,对于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等环境敏感区的项目,也要严格限制审批。
本报北京1月12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