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刚过,南京一中的吴晓茅校长意外地收到一份特殊的教学建议书。这份建议书来自于该校一位澳州留学生伊娃,来校学习才四天,建议里一条条写着如何教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方法。和伊娃一起来的,还有另一位澳洲学生赵士。
专门负责接待留学生的黄侃老师在和他们朝夕相处了一段时间后,连连感叹:“他们太有主见太独立了!”
逛街砍价看《三国》 伊娃、赵士今年都是17岁,一个上高二,一个上高三,这次专门到一中来短期学习汉语和文化,已经有点汉语底子。为了帮他们尽快融入环境,一中开始把他们插班到高一年级学习,但是两位留学生发现中国的课程太难了,实在听不懂,于是学校为他们开起了小灶。
“在这儿学习很好玩!”伊娃说,自己最开心的事莫过于课余一个人跑出去逛逛。“去了三趟夫子庙,你看,我头上的假发就是在那儿买的,还了价,很便宜的!”伊娃得意地说,自己还经常到新街口逛,看到满意的东西就跟人砍价。
在澳洲已经学习四年汉语的伊娃,对中国语言和历史充满了兴趣。她告诉记者,自己刚到德基看了《赤壁》这部电影,有些情节弄不懂,又跑到外文书店买了本《三国》,看了后感觉中国的语言太美了。
周游各国不要父母出钱 两位小留学生年龄不大,却都去过不少国家。伊娃告诉记者,自己12岁时就一个人去新加坡,这些年到过马来西亚、印度、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八个国家。“我爸妈觉得多出去了解各国的风土人情,比什么都重要。一般情况下,他们掏一半钱,我自己出一半。”伊娃说,从小开始,自己在家做家务就是有报酬的,比如喂鸡喂狗、擦桌做饭等,父母都会把相应的报酬打到自己的银行卡上。此外,她还做一些兼职,比如给人带小孩,四五个小时就能赚50澳元。
赵士更厉害,周游各国的钱全部由自己埋单。他告诉记者,自己10岁时就一个人到墨尔本旅游,还迷过路,就这样,胆子也越来越大。这次来中国,来回机票就要一万元,没让父母出一分钱,全是自己在肯德基打工赚的钱。赵士去过南非、新西兰等四个国家,基本上都是自己出的钱。
“中国的考试太多了” “中国的考试太多了,学生太苦了!”来中国时间不长,两位留学生已有如此感受。
赵士还说,感觉中国家长对学习看得太重了。而他的父母,对他就是一个态度:做什么事不关心,只要高兴就好。伊娃说,她的父亲经常教育她:尽力做好一切事,让周围变得更美好,学习固然重要,与人交往的能力更加重要。
想到联合国当翻译 说到高中毕业后的打算,两位留学生显得特别有主见。伊娃说,自己可能直接上大学,也可能先歇一年周游世界,再上大学。“我有三个梦想。一个是做医生,帮人解除病痛。第二是到联合国做翻译。第三则是做个外交官。”她说。
赵士的想法也有点特别:“我觉得上大学有些无聊,我伯父的一个朋友在越南开公司,我希望能到那个公司做生意。这样既能赚到钱,又能周游列国。”
这段时间和留学生吃住在一起的黄侃老师,对中外学生的差异经常由衷地发出感叹。她说,澳洲孩子如此独立、自主、有参与意识,和他们所在的生活环境、教育环境息息相关。而中国很多这么大的孩子还是家长抱在手里走,值得反思。
作者:王晶卉 (来源:南京晨报)
(责任编辑:李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