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永庆 市政协副主席、民建北京市委主委,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事会监事 |
| |
权忠光 市政协常委、北京中企华资产评估公司总裁 |
经济危机下北京该如何应对?
面对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北京应如何应对?同时对于北京来说,又有怎样的机遇与挑战?新认证门槛无法帮助高新企业减负,暂缓执行是否可行?……昨日,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举行惟一一场发布会,4位经济界委员与媒体共话经济危机下北京的应对之道。
目前是北京调整产业结构的良机
“到底这次经济危机什么时候见底,我估计两到三年的时间。
王永庆表示,北京市的经济特点是第三产业大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因此从目前情况看,这次的经济危机对北京的影响还没有到非常严重的程度,去年GDP超过1万亿元、人均收入达到8000美元,财政收入达到1800亿元,这些数字都能够说明北京的经济还是健康的。
但同时,王永庆也坦言,对于今年,北京市的经济情况还是严峻的,危机和机遇并存。“我们要做的除了扩内需、保增长和调结构之外,在北京市具体的层面上,包括对房地产的拉动、对城乡一体化的拉动、对新兴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的拉动,都是势在必行的。”
适当调高个税起征点有益扩大内需
个税起征点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重点,昨日市政协常委、北京中企华资产评估公司总裁权忠光指出,从扩大消费的角度,起征点的提高是有益的。
“起征点提高,原来有一些符合最初起征点收入的人收入水平提高了,收入水平提高了,消费意愿和消费支付的能力就增强了。从拉动内需这个角度来讲,内需主要是投资拉动和消费拉动。”同时,权忠光认为,从国家角度来讲,提高起征点也是调节的手段,“国家用收入再进行补给,救济低收入人群,整体收入水平提高,这样对拉动内需来说又是好事。”
权忠光同时建议,在起征点提高以后,国家应下大力度来解决市民关心的保障问题。“与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一些国家相比,我们中国老百姓的消费意愿和支付比例都很低,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有很多后顾之忧,比如教育问题、医疗问题、养老保障问题等,国家如果通过税收调节,拿出一部分资金保障解决国人未来的后顾之忧,促进消费这是很大的好事。”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