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16日电 据中国气象局网站消息,“今年冬天北京降雪特别少,是不是由气候变暖或者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所造成?”针对市民的这一疑问,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日前表示,今冬以来,北京降雪少不是因为气候异常,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何立富介绍,今冬以来,北京出现了两次降雪,分别发生在12月10日和23日,且范围都不大。两次过程中,北京城区内均没有出现有效降雪。从今冬降雪时间来看,北京降雪并不比常年晚;从降雪量来看,北部山区偏多,而城区降雪量明显略少。截至14日,今冬北京降雪天数为5天,比常年(13.6天)明显偏少。
何立富说,北京冬季的降水不单是今年少,只是今冬比常年更少了些。冬季北京主要受典型的冬季风影响。冬季风最直接的表现是寒冷、干燥、风大,其持续的效应便是水汽蒸发量大、空气越来越干燥。入冬以来,影响北京的冷空气虽然较频繁,但由于孟加拉湾一带的暖湿气流不旺盛,且很难长途传输到华北地区,致使冷暖空气难以有效汇合,北京冬季降水偏少在所难免。
何立富称,全球气候变暖只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出现的大背景。气候变暖背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能较为多见,但对于某一特定地区天气的异常变化则需要进行具体的分析,不能简单地把常态的天气现象都扣上“气候变暖”的帽子。
何立富指出,今冬北京降雪偏少尚属正常,并非气候异常,东亚地区上空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和调整,都会引发某一时段天气的改变。北京的冬季,在3个月的时间里通常只有不到10天有雪,北京冬季出现降雪本来就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何立富说,北京降雪容易集中在某一个时间段出现。就是北京连续性降雪出现的概率较大,这主要是前次降雪结束后,空气湿度较大,水汽较充沛,容易产生持续降雪。一般而言,如果某一年北京有连续降雪天气发生,往往会导致该年降雪多于常年。北京降雪的产生需要同时满足多个苛刻的条件。随着东亚地区大气环流的不断调整,今冬后期北京仍然有降雪的可能性。(中国气象报记者郭起豪)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