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洞庭湖,一条江豚游出水面换气,江豚后面是运输的船舶。近年来,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江豚在不断减少。 图/记者华剑 |
江豚难觅 水生物专家洞庭湖江豚调查日记让人震惊
潇湘晨报记者 童辉 实习生 黎维 岳阳报道
1月7日,洞庭湖从岳阳到鹿角的江豚集中地,仅发现江豚35头;
1月8日,城陵矶,共监测到江豚20头;
1月9日,洞庭湖大桥下,发现12条电打渔船,无任何江豚发现记录;
1月11日,没有监测到江豚;
……
从2009年1月7日开始,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生所”)对洞庭湖江豚展开为期20天的监测和调查。
而专家们发现最多的,是电打渔船、挖沙船和工业污染。这意味着,磊石、鲶鱼口、和三江口,作为江豚三个最重要的栖息地的功能已经完全被破坏,江豚,这种圆圆的脑袋、嘴角含笑的可爱生灵,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专家们每天都会写下调查日记。这是从他们日记中节选出的一部分内容,调查过程中的真实发现,或许对我们有所启示。
江豚集中地仅发现35头
1月7日,阴。
14:27分,洞庭湖里,发现3条电打鱼的船,距离我们不到10米。这三条电打鱼船老板看到我们对着他们拍照,无动于衷,还悠闲地抽着烟,延伸到水下的那根电线让人揪心。大鱼、小鱼,甚至小虾米,就这样统统逃不过电击。
14:28分,我们船正前方150米处发现一头江豚,当时,它正处在船只过往繁忙的主航道上。电击会不会伤害到它?等我们折返回来的时候,会不会就只看到一具江豚的尸体?
从岳阳到鹿角镇这个区域,是往常江豚数量分布较多的区域,洞庭湖约30%的江豚集中于此,而今天仅发现35头。
重点区域只监测到55头江豚
1月8日,多云转晴。
我们的船行驶到距离洞庭湖大桥1500米处,这时,发现船的左岸停靠着很多渔船,大约有14艘,初步判断这是电打鱼的船和迷魂阵渔船,也看到一艘正在作业的挖沙船。
今天主要观察城陵矶——洞庭湖和长江主干道的交界点。老一辈科学家介绍,这里在20年前曾经是白鳍豚出没最频繁的地方之一,江豚更是数不胜数。可是现在呢?两年这里只发现过一头江豚。
今天一共监测到江豚20头。我们的心情有些沉重。洞庭湖段最有可能出现江豚的区域已经快考察完毕了,加上昨天的35头,我们总共才发现55头。
发现12条电打鱼的船,无江豚记录
1月9日,大雾。
今天,我们在洞庭湖大桥下定点。之所以选择在这个地方定点观察,是有一定目的的:在很多相关研究中发现,大桥、堤坝等水利工程会截断或阻扰江豚的迁移和交换,所以我们也有必要在洞庭湖做这样的观察,以探寻洞庭湖大桥是否会干扰江豚的活动路线。
在到达定点位置的途中,发现洞庭湖大桥外停泊着12条电打鱼的船。至17点整,今天没有任何关于江豚的记录。
鲶鱼口没有江豚,是最让我们震惊的事实
1月11日,阴。
今天要经过的鲶鱼口,是以前考察江豚密度最大的地方,同时鲶鱼口也是联系东洞庭湖、湘江、草尾河的必经之地,所以在印象中,我们认为江豚在洞庭湖的分布水域就是以鲶鱼口为中心的三线辐射状分布,所有从事江豚保护的人都知道鲶鱼口对于洞庭湖江豚保护的重要意义。
没有(发现)江豚!这是最让我们震惊的事实!
另外今天有一些别的发现——15艘电打鱼的船,9艘挖沙船等。
当我们带着失望的心情准备休息时,偶然朝外面一看,奇怪?黑夜下的江面竟然是白色的!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这是造纸厂在排污。
晚上,江面一片白色
1月12日,阴。
我们起床后,第一眼的感觉就是江面还是白色的,天啊,够辛苦的,我们睡了一晚上,可是某家工厂的排污机器是熬了通宵啊!
第二件事情,就是看到离我们船不远的地方停靠着16艘电打鱼的船。
由于今天我们将折返到草尾河和部分湘江水域,以前这段考察路线都可以发现很多江豚,我们也就精神好了,准备大干一场。可是,尽管我们认真观察,天气也很配合,依然没发现任何江豚的踪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