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16日电 美国《侨报》16日刊文说,外资谨慎进入和资金加速流出正成为金融危机下中国的另一种担忧。过去的中国对外资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结:在大手笔引进外资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又担心外资太多会威胁到中国经济的安全。
当外资成为中国普通投资者进行经济观察的一种常用风向标时,需要警惕“外资依赖”已经“深入民心”。
文章摘录如下:
外资谨慎进入和资金加速流出正成为金融危机下中国的另一种担忧:中国商务部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中国吸收外资呈现回落态势,10月以来实际使用外资连续同比负增长。
与此同时,官方智囊机构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报告称,去年12月,热钱加速撤离中国,流出金额高达250多亿美元。
如果说枯燥的数据很难显示问题的真切程度,那么“普通投资者心目中武艺高强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最近两周纷纷从中资银行撤离股份”的事实,让市场平添了几分担忧。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外资抛售的触角并不仅限于金融领域,已经开始向地产等行业蔓延。
金融风暴之中,全球多数企业和投资机构都出现亏损。在此背景下,一些企业和机构选择谨慎进入同样受到危机冲击的中国市场,或者出售比较优质的资产以弥补其它投资损失,扭转资产恶化状况,实属正常选择。
只是,过去的中国对外资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结:在大手笔引进外资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又担心外资太多会威胁到中国经济的安全。
这一点从中国人对待热钱的态度中可见一斑:一方面吃够了热钱涌入的苦头,这些热钱押赌人民币升值,导致流动性过剩、通胀压力大增;另一方面又担心热钱整体性流出,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非常时期,这种流出很可能打击市场信心。
不可否认,外资拥有更好的经济测算能力,跟随其脚步进行操作更能获利,但当外资成为中国普通投资者进行经济观察的一种常用风向标时,需要警惕“外资依赖”已经“深入民心”。对中国整体经济而言,这种依赖折射出企业和当局对国内庞大的潜在市场开发不足,以及中资经营理念、管理体制的不成熟。
相对外资的离场和更加谨慎的进入,中国经济界亟待关注的应是,如何在继续推进改革中提高本土资本和资产的质量及服务水准,如何在官方推出的系列刺激经济政策中拓展国内市场(尤其是广大农村市场),扩大对内开放。
当前,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尚未见底,可以预料,外资撤离中国的现象还会时有发生,中国还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吸引外资的环境,但这并不可怕,相反其给中国企业留下更多契机和空间,接下来就要看中国企业的表现了。(钟海之)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