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快速发展,本市垃圾处理量增长迅速,臭味扰民的问题凸显出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垃圾焚烧厂和综合处理设施建设,开展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试点。市市政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垃圾臭味扰民问题将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垃圾填埋场采用除臭新技术,加快建设垃圾焚烧厂。
12座填埋场“披上被子”
针对臭因:填埋作业区露天
除沼气排放产生气味外,填埋场作业区直接露天也是致臭原因。市市政管委环卫设施处处长秦惠雄说,为防止垃圾直接暴露、减少白色垃圾污染和粉尘,以往采用黄土覆盖的方式。
黄土虽然盖住了垃圾,但对气味的掩盖作用有限,也不防水,雨天容易产生渗滤液,产生臭气。另一方面,黄土资源也非常稀缺,大量使用黄土覆盖也会造成资源浪费。
秦惠雄透露,今年本市12座正在运行的垃圾填埋场将“每人”发一个“被子”,休息时盖在身上。“被子”是特殊的膜,既防水又结实。填埋场作业的时候,工人将膜掀开,平时就把膜盖在作业区,防止气味、粉尘、垃圾暴露在空气中,也能有效防雨水造成渗滤液。
垃圾填埋场除臭
充气膜当垃圾场盖子
针对臭因:填埋作业区露天
本市正在探索彻底解决垃圾填埋场产生臭气的途径——全封闭作业。市发改委副主任张燕友透露,今后本市将逐步实现垃圾填埋场全封闭作业。今年,本市就在大兴安定垃圾填埋场进行试点。
所谓全封闭作业就是为垃圾填埋场的作业区盖一个大盖子,铲车在盖子里活动,实现全封闭的填埋作业。秦惠雄透露,这种新技术使用与水立方膜材料相似的膜材料,采取充气的方式形成一个封闭的“帐篷”。帐篷罩在垃圾填埋场的作业区,形成室内作业的效果。比“盖被子”更好的是,即使垃圾填埋作业时也是在膜内,真正实现垃圾填埋全封闭。
秦惠雄介绍,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招标,今年雨季前就能派上用场。“水立方膜”帐篷由于是充气设施,所以能够随着填埋区的改变而移动,相当方便。如果试点效果好,今后在市政府的支持下会在更多的垃圾填埋场进行推广,逐步实现全市垃圾填埋场全封闭作业。
混合垃圾中分离渗滤液
针对臭因:“汤汤水水”混入垃圾中
垃圾填埋场产生臭味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质如厨余垃圾、剩饭剩菜等,在源头分类不彻底的情况下,与其他生活垃圾混在一起,填埋时形成大量渗滤液,加之雨水等造成臭气。
秦惠雄表示,本市在餐厨垃圾集中单独处理的情况下,正在探索居民小区厨余垃圾就地处理等方法。此外,在垃圾填埋前,本市在各个填埋场安装渗滤液单独处理设备,将渗滤液在填埋之前先分离,这将从很大程度上解决垃圾填埋臭气的产生。
“小火炬”燃烧多余沼气
针对臭因:沼气直排空气中
垃圾填埋场周边居民闻到臭味有多种原因,空气条件是其中很大的原因。而随着空气飘到附近居民鼻子里的臭味,大部分是沼气的味道。
秦惠雄说,沼气通过管线收集后一部分用来发电,剩余的直接排入空气。因此,市市政管委引进新技术“小火炬燃烧法”。对于达不到发电浓度的沼气进行再收集,将这部分沼气导向一个个设在管线末端的“小火炬”进行燃烧。
经测算,沼气(甲烷)直接排入空气除了会带来臭味,对温室气体的形成作用很大。同样数量的甲烷排放到空气中比二氧化碳对温室气体的“贡献”要高出21倍,所以燃烧掉多余的甲烷产生二氧化碳排入空气中,既减少了对温室气体的“贡献”,又解决了臭味问题。秦惠雄说,燃烧掉多余沼气后,对周边居民的气味影响会大大改善。
委员行动
十年提案盯住餐厨垃圾 从1999年的第一份关于分类垃圾的提案,到2009年的《关于餐厨垃圾处理的建议》,关于剩饭剩菜如何才能循环再利用,政协委员李少华已经提了10个年头。
10年来,李少华一直在为如何利用餐厨垃圾奔忙。李少华先是几乎每天将剩饭剩菜用锅蒸、用擀面杖擀,想方设法让剩饭剩菜变成固体,后来在一家研究所实验得出“餐厨垃圾完全可以加工成饲料或肥料”的结果,而后奔走呼号,希望数量巨大的餐厨垃圾得到重视和再利用。
李少华建议,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应当按照城镇环境卫生设施有关规定设置符合标准的餐厨垃圾收集容器,禁止裸露存放,对垃圾应进行分类收集后密封存放;餐馆、食堂也应建立垃圾处理设备,对垃圾进行固化状态处理,根据城区需要建立餐厨垃圾处理中心。此外,走市场运营机制的轨道也能帮助餐厨垃圾处理发展更快。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李艾文静郭鲲
更多精彩请点击京华网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