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论坛”在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教授应邀出席并发表演讲。他指出,发展创意产业既有助于培育新增长点、扩大内需和推动消费升级,又有助于调整结构和产业升级。
创意产业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一个大有可为的产业。要重视创意企业家和专门人才的培育,完善相关的投融资体制,积极推动创意产业发展,发挥创意产业在保增长中的带动作用。
辜胜阻认为: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中,诸多传统行业受到严重影响,而新兴的创意产业却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当前创意已成为继技术、管理和资本之后又一个推动经济社会成长的有力要素。研究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和促进政策,在当前形势下具有重要的意义。2007年,北京市创意产业从业人员达到57.9万人,增加值达992.6亿元,占地区GDP的10.6%。2008年1~8月,北京市规模以上创意企业实现收入3354.2亿元,同比增长23.3%,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在国外,创意产业甚至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英国最早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帮助英国实现了从“保守绅士”到“创意先锋”的成功转型,使伦敦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创意之都”。韩国为走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泥沼,提出“文化立国”的战略,将创意产业作为促进21世纪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日本为了克服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低迷徘徊,确立了面向21世纪的文化立国方略。新加坡也制定了“创意新加坡计划”,发布“创意产业发展战略”,试图推动艺术、经济、科技的融合,寻求新的经济竞争优势,打造全球“文化和设计业中心”、“媒体中心”。
在新时代,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和创造财富的新机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从本质属性上看,创意产业是创意市场化、产业化的产物,是技术、经济和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果,是创新要素与金融资本相结合,向企业积聚的结晶;从产业特征上看,创意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高融合性、低资源耗费、低环境破坏的特性,是符合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从作用机制上看,创意产业以创新为手段,以消费需求为导向,一方面进行价值创新,改变产品的观念价值,引导生产和消费环节的价值增值,开辟新的消费领域,培育消费群体,推动消费升级;另一方面开展科技创新,通过应用技术的嫁接,与传统产业融合,促使传统产业创新,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从扩展路径上看,创意产业依托价值扩散的关联效应,渗透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对已有产业链分解重组,构造上下联动、左右衔接,一次投入、多次产出的链条,形成长线生产能力,扩大产业链的规模;从功能效用上看,依靠其产业链和产业层次上的优势,创意产业不仅能够带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而且在将创意市场化的过程中,创意产业的发展本身就在激励创新、鼓励创业。总之,在当前形势下,发展创意产业有助于保增长和培育新增长点,有助于扩大内需和消费升级,有助于调整结构和产业升级,有助于培育创业创新精神。
辜胜阻指出:发展创意产业须突出创意的核心地位,重视人才和人力资本的力量。要做到这一点,首要任务是培育创意企业家和专门人才,克服人才短缺的内部制约。从根本上看,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必须依靠文化创意人力资本的投入产出和文化创意阶层的崛起。对创新的高度依赖是创意产业的重要特征,增强创新能力,是提高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评价产业创新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从事该产业的人才资源的丰裕程度。要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构建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体系。统计资料显示,纽约创意产业人才占就业人口总数的12%,伦敦为14%,东京为15%,而我国创意人才不足就业人口千分之一,行业需求与人才储备之间存在较大缺口。要培育创意企业家和专门人才,应该着力于优化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创意教育认证制度,提升创意教育地位,完善创意教育配套体系。要重视创新用人制度,完善人才管理系统。运用市场化机制,为创意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时也鼓励“良禽择木而栖”,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人尽其才。
辜胜阻强调,发展创意产业还要进行制度创新,克服创意企业融资难的外部瓶颈。创意产业的发展和成熟,需要丰盈充裕的资金储备。但是,由于创意生产机制和产品利润回流方式的特殊性,以及创意载体化产品的非保值性,使得创意产品的开发缺乏风险分摊机制,从而导致创意产业的高风险性。进行制度创新,完善投融资体制机制成为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必要手段。制度创新首先要创新政府管理制度,变经济建设型管理为公共服务型管理,主动为优质的创意企业融资提供信用保障;其次,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利用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再有,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健全风险投资体系,创新风险管理制度,充分发挥风险投资的要素集成、筛选发现、企业培育、风险分散、资金放大等功能,解决创意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为创意产业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王敏易善策)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