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喝上汽车产业重组“头啖汤”?
刘霞
在国务院此次审议通过的汽车产业振兴政策五项举措中,推进汽车产业重组成为仅次于拉动汽车消费的次重要救市政策被再度提及。一时间,此前传出有重组意向的车企再度成为关注对象,但由于企业之间的合纵连横牵扯到各地方政府的既得利益,业内人士多持观望态度。
零部件企业成突破口
关于推进汽车产业重组,此次政府在振兴规划中提到,支持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进行兼并重组,支持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
“支持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兼并重组是国家一直在提的,不过支持汽车零部件企业通兼并重组是现在才明确提出的。”中汽协会市场贸易委员会秘书长张伯顺指出。
业内认为,如果尽快出台相关细则,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兼并重组将更有操作性。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认为,目前民族零部件企业大多各自为政,仅给当地汽车企业提供一些配套设备,这是很难做强做大的,国家目前缺少具体的细则支持零部件企业重组。
事实上,从长远来看,鼓励行业内兼并重组对中国汽车行业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去年开始,东风与哈飞、广汽与长丰、北汽与东南汽车、一汽与华晨甚至一汽与长安的重组消息相继传出,汽车业界“三角恋”甚至“多角恋”频频上演,虽然其中大多数是猜测、臆断,但这些传闻也并非空穴来风。
多家企业重组备选
汽车分析师贾新光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这一次提到兼并首先想到的是哈飞和昌河。从目前来看,被纳入新中航的哈飞和昌河会如以前一样保持独立运营,各自寻找合作伙伴进而做大做强,十分符合新中航关于汽车板块的发展思路。
与此同时,想要冲入第一梯队的广汽集团也在乘用车领域寻觅着合适的兼并对象,位于湖南的长丰汽车以及位于福建的福汽均是广汽的兼并目标,尽管上述消息并没有得到各方证实,但类似的合作并非不可操作。
另外,从去年10月起一直停牌至今的长安汽车(000625.SZ),始终以“本公司正在讨论重大无先例重组事项”的理由吊着投资者的胃口。
而位于安徽且毗邻而居的两家自主品牌车企奇瑞汽车和江淮汽车,也被传有望受地方政府撮合,走出与上南合作类似的合并之路。
分析人士认为,从兼并重组的原则来看,只要有地缘优势的汽车企业都有可能进入重组备选名单。
兼并重组推进缓慢
近年来,汽车行业一直被国家列入发展过热行业,政府从三年前便开始推进汽车企业联合重组。2006年底,发改委发布《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明确表示将“推进汽车生产企业联合重组”。在2007年发布的《中国汽车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更是提到,到2010年中国汽车产业要形成1~2家年产200万辆以上的大型汽车生产企业,形成几家年产100万辆以上的骨干汽车生产企业。去年北京奥运期间,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再次表示,包括汽车在内的央企重组步伐将在奥运会后加快。
虽然相关政策一直鼓励车企兼并重粗,但进展缓慢。截至2008年,中国的汽车整车企业仍有130多家,销量排名前十位的汽车生产企业去年销售782.01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3%,其余100多家企业一共才卖出159.5万辆车。
事实上,汽车企业兼并重组最大的障碍在于地方政府的利益难以平衡,由此导致汽车企业本身缺乏重组动力。
对此,张小虞建议,国家在鼓励汽车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政策,对于一些跨地区、跨省市的兼并,应给予更多的政策和税收支持,同时也要平衡好地方政府和汽车企业之间的利益,合理分配税收。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室主任赵英对于靠行政力量主导企业重组并不乐观,他认为市场经济本身的调整机制就是在市场的低谷时调整剩余生产力,调整陈旧生产力,到下一个高峰的时候再起步,“没到低谷的时候给它托起来,严格地说扩大内需跟调结构存在一定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