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哈尔滨1月21日电(记者范迎春)今年53岁的农民李殿阁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年轻时起,李殿阁就仿效政府机构的做法,定期为自己设计“5年计划”。
李殿阁又是一个务实的、肯吃苦耐劳的人。尽管遇到过许多预想不到的困难,但是他总是能够通过自己的韧劲和努力,把一个个阶段性目标变成现实。
李殿阁的老家在黑龙江省青冈县农村,少年时期留在他记忆中最深刻的印象是经常饿肚子。1977年,高中毕业的李殿阁参加高考以30分之差名落孙山,之后便回到老家务农。与大多数同龄人一样,他结了婚,接下来有了女儿。
改革开放的春风撩动着李殿阁不安于现状的心。1988年冬,李殿阁毅然卖掉农村的草房,带着妻女和父母投奔了哈尔滨市郊新发镇的亲属,在亲属家附近租房安顿下来。
“那时南方沿海地区经济已经相当活跃。但是北方农村还比较闭塞,地种得再好也改变不了穷相。”李殿阁说,“当时我就琢磨,咱不能干等天上掉馅饼,必须出去闯。”
到哈尔滨的初期,李殿阁靠一辆自行车走村串户卖豆腐、凉粉和青菜,每天固定在7个自然屯“周游”一遍,行程四五十公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李殿阁在心里默默地为自己制定了他的第一个“5年计划”:5年内买一处房子。
那时候,李殿阁每天能赚10元钱,加上妻子打零工每天赚3元钱,他们的积蓄在一点点增加。几年间,李殿阁夫妻没有为自己添过一件衣服,没有在市场上买过一次菜。一年四季,人们时常能看见李殿阁在路边停下来,从自行车后面的箱子里取出三五张干豆腐作午餐。
到1991年夏天,李殿阁在租住房的附近买下了属于自己的3间砖瓦房,总价是2.54万元。但是当时李殿阁手里只有1万元积蓄,夫妻俩又苦干两年,于1993年底还清了全部欠款。
有了房子,李殿阁设计自己的第二个“5年计划”是把全家人的户口从老家迁移到定居的新发镇。“当时,国家文件上提到要深化改革,推进发展农村市场经济,我的劲头更足了。但是没有户口总感觉心里不托底,生活和孩子上学都不方便。”李殿阁回忆说。
1994年,李殿阁结束了每天走村串户的日子,进驻到新发镇的一个农贸市场,改做花生、瓜子、小食品批发生意,从“游贩”变成了“坐商”。
有如天赐机缘,1996年哈尔滨市出台了针对流动人口的户籍新政策,本来还想到处托人、找“关系”的李殿阁没费什么周折,就顺利地完成了全家人的户口迁移。虽然也是农业户口,但还是让李殿阁心里踏实了很多。
1999年新春,李殿阁在家庭年夜饭上宣布了他的第三个“5年计划”。他的目标是:达到当地的中等生活水平。“我还记得,1998年那年全国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才2000元多一点,总理在电视里强调农民收入要有新增长。”李殿阁说。
在农贸市场打拼多年的李殿阁此时拥有了丰富的经验,但更为重要的是拥有了良好的信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朴实的生意经为他赢得了众多的“回头客”和稳定的利润。到2000年以后,李殿阁一家每年的纯收入能达到三四万元。
“完成了第三个"5年计划"后,我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进入当地富裕户的行列,实现真正的"小康"。那段时间,中央连续几年的"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的,我们打心眼里兴奋。”李殿阁笑着说,“现在看,实现小康目标没啥问题。”
在制定和实施“5年计划”的过程中,李殿阁一家的生活发生着实实在在的变化。谈到这些年的经历和感悟,李殿阁说:“其实最重要的还得多亏国家的好政策。不然,自己再怎么使劲儿肯定也是白搭。”
李殿阁的家里至今珍藏着女儿小时候穿的一件棉袄,这是李殿阁的母亲手工缝制的。它的面料是用20多块碎布拼凑成的,袖口处接了三四截。小棉袄伴着李殿阁的女儿度过了整整5个冬天。
“我要把它留给子孙后代,让他们不忘过去的艰苦,珍惜现在的好生活。”李殿阁说。
临近春节,李殿阁经营的花生米、瓜子、糖果等食品成了市场上抢手的年货,他的摊位前来往着附近的乡亲和小商贩。看得出,许多人都是熟客,他们同李殿阁开着玩笑,插科打诨间完成着一桩桩或多或少的交易。
“到明年这个时候,我的第五个"5年计划"就出来了。我现在每天最重要的事情是看新闻,主要是为了了解国家的政策,用来指导自己制定具体的目标。”李殿阁趁忙碌的间歇对记者说。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