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莫尔尼宫列宁办公室一角。 范伟国摄 来源:人民日报
圣彼得堡市政府年轻的公务员也许很难理解“中国同志”为什么总是满怀崇敬地参观斯莫尔尼宫的列宁办公室。他说:“我们每年都要接待许多中国朋友。”
“你知道吗?列宁的名字很长。
”他问道。
“让我告诉你——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他出生在辛比尔斯克城。”我说。
公务员不无惊讶地看着我,穿过长长走廊,轻轻打开列宁办公室。
伟人已经长久离去,但这间约15平方米的办公室依然散发着异样的热力,仿佛列宁就在隔壁。眼前,橡木办公桌、铜质把手电话、浅绿色台灯、金色的墨水盒……一尘不染,原封未动。《列宁在十月》这部电影我至少看过20遍,对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非常熟悉。
与华丽的皇家殿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列宁的办公室极其普通。没有一件名贵器具,更无神秘陌生之感。然而,这里确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心脏。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新纪元正是从这里开始。当年,从这里批处的每一份文件、打出的每一个电话,决定着俄国的命运,影响着世界的进程。
玻璃板下陈列着列宁手稿。流畅的笔迹告诉人们,一个天才大脑思维的锐度和思考的速度,诉说着伟大思想家的非凡经历。面对数十卷列宁全集,人们看到的是一片浩瀚海洋。列宁从伏尔加河畔走来,20多岁就投身革命,纵横驰骋,从未停歇,在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军事科学的广阔疆域,构筑了堪称人类史诗的列宁主义体系。列宁只活了50多岁,其理论建树之宏伟、政治智慧之高超、人格魅力之巨大,至今罕有人能与之比肩。
镜框里有一张列宁在街头讲演的照片——那是经典的列宁式挥手。没有高车华乘,没有山呼万岁,列宁就站在工人农民士兵中间,迎着寒风,宣传革命。他的讲演具有磁石般的魔力、钢铁般的逻辑和热血喷涌的激情。今天,当我们看到这些照片的时候,耳畔仍回响着那些被称为旷世绝响的伟大讲演:
“只要再多走一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错误。”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
淅淅沥沥的小雨敲打着深红的枫叶,一行白鸽欢快地飞过斯莫尔尼宫小广场,透过列宁办公室的窗口,人们看到时空的流絮、岁月的毫芒、年轮的刻度,遥想被美国著名新闻记者约翰里德称之为震撼世界的那一天——
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开始行动。士兵、工人向斯莫尔尼宫聚集,听候列宁的命令。7日晚上,波罗的海舰队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根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发出了信号,接着,革命士兵、水兵和赤卫队员从四面八方冲进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
临时政府的部长们完全没有想到防线如此不堪一击。他们还在做着扑灭布尔什维克的梦,一群赤卫队员已经手执兵刃站在眼前。
“就这样完了吗?”
“是的,完了,一切都完了。”
庞大帝国的身躯已经枯朽,轻轻一推,轰然倒塌。然而为了这一天,无数革命者捱过漫长的严冬,献出了鲜血和生命。
这天,斯莫尔尼宫大厅灯火通明,人潮如涌。人们的目光齐齐投向那个小个子的巨人。列宁疾步从欢呼的人群中走来,发出了高天裂帛般的庄严宣告:“一切权力属于苏维埃!”
此时——1917年。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塌台已渐行渐远,但千年积弊使老大古国蹒跚前行,困惑不已。孙中山等一批先驱苦苦思索救亡图存之路。
十月革命不期而至却又势所必然地发生,在中国进步知识分子中迅速发酵。俄国革命的炮声,高亢却并不尖厉,犹如地火潜行,滚过神州大地,与中国新文化运动形成雄浑的交响,合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拍岸惊涛。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毛泽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名言,道出了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对上世纪中国至深且巨的影响。中国人民的命运,正是由此发生根本转折。
我们走上“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抚摸那门大炮。导游瓦西里耶夫用纯正的中文说道:“毛主席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我惊讶不已,脱口而出:“老瓦同志,我们合一张影吧!”
斯莫尔尼宫前矗立的列宁铜像,造型很有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狂飙突进的风采:姿态挺拔、挥臂向前。可以想见,那个时代的列宁就是这样的形象,在中国人的心里就是这样一个伟人。由崇敬而崇拜,由热爱而迷信,能够背诵列宁著作也就被认为是当然的马克思主义者,到过苏联的同志也就是真正的布尔什维克。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我们经历了由幼稚到成熟、由狂热到理性,由继承到发展的艰辛路程。中国革命环境极其艰苦,极其复杂。中国的革命不同于俄国的革命。中国没有冬宫,革命只能从广大的农村展开;中国没有“阿芙乐尔”号,不可能聚起赤卫队员毕其功于一役。经过无数的挫折,中国共产党人理解了列宁思想的真谛,这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年长的俄罗斯人很愿意和我们一起回顾中俄两国曾经的友好岁月,年轻的圣彼得堡大学生似乎更有兴趣了解中国现代化成就。他们中不少人很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政治语汇。无论持有怎样的看法,他们都对中国成功羡慕不已。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选择符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对这样的历史结论,列宁应该颔首称道。
告别斯莫尔尼宫,不禁百感交集,问身边的导游老瓦:“你们俄国人怎么看列宁?”他沉思片刻,“我是一个普通的俄国人,我崇敬列宁,尊重那段历史。”简单回答包含着非常复杂的感情——是对昨天的怀念,是对今天的思考,抑或是对明天的憧憬。
斯莫尔尼宫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距今已有91年。在历史长河中,即便是一个小小的迂回,也许就是百年。历史的老人终会给出答案,但他更愿意说:理想和现实碰撞,胜利和挫折交织,弱小和强大易位,构成了历史发展的美丽曲线。这就是规律。
1923年10月,列宁回到莫斯科,欢呼的人群簇拥着列宁的汽车。这位从未走上神坛的革命导师探出身体做了平生最后一次面对群众的讲演。
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
我们走进红场列宁墓。80多年来,不同民族不同信仰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人们络绎不绝瞻仰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遗容。
列宁安卧在水晶棺中,依然光彩照人。(米博华 原题:走近列宁)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