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10个多月,来自成都的36岁维和警察周庆一家终于团圆 |
还没走下飞机舷梯,来自成都市公安局国保支队、36岁的维和警察周庆就在人群中找寻着9个月大女儿的身影,去年去科索沃时,女儿兰卡米菲还在妻子的肚子里……昨日下午3点40分,飞机舷梯上,四川公安选派的18位赴科索沃维和警察整装亮相,中国首支由地方单独组建的民事维和警察队凯旋回川。经过简单的休整后,他们将重新投入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中。
抱着没见过面的小女儿眼角湿了
“女儿乖,让爸爸抱一下。
“第一次摸到女儿的小脸蛋,嫩嫩滑滑的,好可爱。”周庆有些哽咽,他告诉记者,去年3月前往科索沃时,同为警察的妻子正身怀六甲,听说妻子生产的消息,还是在网上。“偶尔可以在视频里见见家人,但科索沃常停电,常常说到一半就眼前漆黑了。”周庆说话时,妻子兰卡卓玛一直看着丈夫,“他长黑了,胖瘦倒是和一年前差不多。”
就在周庆一家三口计划着去照第一张全家福时,63岁的钟大爷和老伴也正红着眼眶在人群中找着一年没见的儿子钟剑波,一把抱住儿子后,2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抢过了数十斤重的行李包,一把扛在肩上,脚下踉跄了几步,笑容却灿烂着……
科索沃打牙祭煮火锅味道够戗
接机仪式完后,18位戴着天蓝色贝雷帽、警服上挂着联合国维和勋章的维和警察被各自的单位和家人“抢”上了车。年龄最小的德阳市公安局女警刘莉准备和妈妈吃一顿鱼火锅,而腻在“维和警察爸爸”向利军身边的7岁儿子向睿杰则计划宰爸爸一顿烤肉。“爸爸说,科索沃之安逸,天天可以吃烤肉。”牙齿尚未长整齐的向睿杰昂着脑袋,一脸向往。一旁的刘莉后来悄悄告诉记者,“别说烤肉,在科索沃其实连吃顿米饭都是享受。”刘莉向记者回忆,她们同分在吉兰任务区的四五个四川老乡,一起租住在一个50平米的阁楼里。科索沃每天平均停电七八个小时,“常常洗澡洗到一半就停水停电。”刘莉说,大家都练就了洗冷水澡和吃干面包的本事,“偶尔会用带去的火锅料煮顿火锅打牙祭,但味道难吃不说,大白菜都要5欧元一棵,太心痛了。”
巡逻碰上老乡说中文要遭投诉
“我们18个人分布在4个不同的地区,主要执行6大类任务。”刘莉告诉记者,“比如看起来个子最娇小的女警张君,就在当地执行最艰苦的要人保卫任务,十分了不起。”刘莉一边吃着火锅,一边向记者回忆,18个人虽都来自四川,但在科索沃待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全部聚齐的次数最多三次,其中一次就包括去年11月16日,18人被集体授予联合国维和勋章。“平时就算偶尔和一个同乡分在一起执勤,也不能说四川话。”刘莉告诉记者,由于维和任务是多国警察协同配合,如果当着印度、巴基斯坦、美国等外国警察的面说中文,是非常不礼貌的,“最严重的,工作中和老乡不说英文可能会遭到投诉。”所以,只有下班后回到自己租住的小屋,刘莉才能和室友张君、陈春晖、周庆等说说家乡话,“那感觉亲切极了。”
除了工作中必须说英文外,在科索沃随时会面临的危险也不得不提,刘莉说,有一次,她被安排到米切维察执行大桥守卫任务,戴上头盔、穿上防弹背心后,刘莉强忍着眼泪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那是塞族和阿族爆发冲突最频繁的地区之一,随时都能听到炮火。”在科索沃维和的10个月时间里,刘莉每天都是荷枪实弹,“睡觉前把枪压在枕头底下,工作中随时都穿着防弹背心。”在四川从来没佩过枪的刘莉不仅练就了熟练枪法,更学会了凭耳朵分辨长枪与短枪,“大家都随时记着一句话,危险来自瞬间。”
新闻回放
四川维和警队出征科索沃
2008年2月17日,省公安厅赴科索沃民事维和警队从成都出征,赴北京培训后于3月初赴科索沃执行维和任务。2007年底,公安部将首次由地方公安机关单独组建民事维和警察队的试点任务交给四川省公安厅。经过严格选拔考核,最终,吴胜国等18名民警从全省7万余名警察中脱颖而出,组成我省赴科索沃维和警队。 记者钟蓉摄影雷远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