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中旬,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支持、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主办的“海峡两岸平板显示产业战略合作论坛”在福州市举行。论坛的最大成果为:由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组织成立的海峡两岸平板显示产业促进工作组(简称工作组)正式对外公布,首批成员单位TCL、海信、康佳、创维、厦华、长虹、海尔、上广电、熊猫、友达光电、奇美电子达成了6项战略合作共识,并签署了战略合作采购意向书。
其中9家彩电企业将向以友达光电、奇美电子为主的台湾液晶面板生产企业购买21.9亿美元的电视用液晶面板,采购额与2008年相比增加了59%。
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所言,此次合作,是新形势下两岸经贸交流的又一件大事和一件实事,是对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三十周年大会上提出的六项主张的实际践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海峡两岸平板显示产业进一步加强协作,也有益于双方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台湾平板引领发展
平板显示产业历来是日、韩和台湾地区企业的天下。随着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日益热络,台湾友达光电、奇美、中华映管等行业巨头早已着手在大陆的布局,且产能逐年提升。2007年,奇美电子的液晶显示器模组项目签约落户广东南海,据业界透露,该项目建成后,面板产能将达1000万片;而台湾第一大TFT-LCD面板制造公司友达光电在厦门的制造基地,2007年产值已逾80亿元人民币,预计2008年二期工程将进入量产阶段,产能将有更大提升。目前,台湾的液晶平板显示器产量已超越日韩,居世界第一。
与台湾地区相比,中国大陆TFT-LCD面板产业发展较晚,直到2004年,上广电才建起了第一条大尺寸的TFT-LCD生产线。目前仅有上广电、京东方和昆山龙腾光电的三条5代线投入量产,大陆在面板领域明显尚处起步阶段。2007年,中国大陆平板电视产品出口85亿美元,其中液晶电视出口数量达1777万台。但由于自主开发的上游生产能力还很有限,尤其上游面板存在较大缺口,给台资企业渗透大陆上游产业提供了条件。如今,台湾企业生产的面板产品已占据了大陆市场的半壁江山。
大陆平板要争话语权
从2004年至2007年,国内平板整机需求量由65万片发展到800万片,也带动了平板的需求。随着全球平板电视需求的快速增长,平板电视上游出货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2008年平板出货量超过8000万片,尤其LCD上游产业2007年出货量由三年前的900万片增至5200片,2008年达到6600万片。从全球来看,平板显示产业集中在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其中平板不是终端产品,是电子元器件,它应用于电子整机产品,而大陆恰恰电子整机市场巨大,因此台湾面板产业发展离不开大陆。同时,作为全国惟一的国家级光电显示产业集群试点市,厦门离台湾最近,具有承接台湾平板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服务优势,具备发展光电产业的基础。
厦华、夏新、戴尔、联想等电子整机厂商对面板的需求量大,厦门已成为大陆对接台湾平板显示产业、承接平板显示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此外,厦门自主创新主体不断集聚,产、学、研相结合得到延伸,产业发展动力持续加强。厦门火炬高新区近几年累计投入70亿元以上,光电显示产业集群基本形成。预计到2010年,厦门平板显示产业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形成上中下游产业链、垂直整合的一体化平板显示产业集群。
尽管如此,大陆平板电视终端制造企业目前仍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无论从产品的数量到质量、从销售到推广,都摆脱不了上游关键性零部件随时带来的重重压力。“作为关键零部件,面板价格占到了液晶显示器成本的60%。卡住了面板供应就等于卡住了整机企业的命脉。”福建省政府机电办副主任林立告诉记者。2007年,福建冠捷集团液晶显示器年出口量突破10万台,比上年增长达4.1倍。但知情人士透露,冠捷同样遭受到面板之困,最紧张时面板缺口每月高达30万片,目前每月仍缺近两万片。
大陆整机厂商“向上突破”、掌握上游关键领域话语权,已是当务之急。
福建力抢平板产业发展先机
信息产业一直是福建省改革开放以来重点建设的新型产业,该省也一直把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优先发展。到2008年,福建全省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3100亿元,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已占福建GDP的10%。目前,该省共有平板显示企业及关联企业100多家,2008年平板显示产业超过600亿元,占全省信息产品制造业总产值近1/2,成为福建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福建也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平板显示产业基地之一。
产业链条初具、产业集聚初显,对福建来说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仅凭于此,还不足以一争天下。事实上福建为瞄准这一产业,早就潜心修炼已久。至少他们手中还握有以下三大优势——
一、市场。30年的发展,福建信息产品制造业位居全国第7位、信息产品制造业出口额位居全国第5位、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位居全国第9位,电话普及率、数据及多媒体用户普及率、网站、域名、网民总数等通信信息服务业各项指标位居全国4—9位,信息化水平位居全国第7位,这些都为福建平板显示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产业链配套基础和市场需求。以福建信息产品制造业为例,数字视听产品、计算机及网络产品和移动通信产品产业链是福建的三大主导产业链,其终端产品均需要平板显示产品相配套或支持,2008年产值为1273多亿元,预计到2010年,福建省液晶电视产量将达500万台,液晶显示器产量将达3000万台,至少需要液晶面板500万片以上(以六代线计)。
二、成本。福建位处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经济带的联结区域。近几年,福建大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央及各部委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支持,海西效应带来的产业集聚效应和吸引力进一步凸显,海西成为中国区域合作中的新兴板块和投资热土。但在人力成本、土地价格等方面和两个三角洲比较仍然具有较大的优势。尤其是目前,厦门火炬高新区、国家(福清)显示器产业园、国家(福州)显示器件产业园等平板显示专业园区正在大规模建设,厦门、福州有条件承接更大规模的平板显示产业转移。
三、对台。福建与台湾一水相连,尤其是随着大三通的实现,福建积极承接台湾平板显示产业转移,借助台湾在发展平板显示产业方面世界领先的技术、资金优势,推进福建平板显示产业在短短几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众多的台资企业已经成为福建平板显示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到目前为止,从事平板显示产业中、下游产业的主要台资企业有:友达光电、华映光电、华冠光电、冠捷电子、东元电机等及其相关的配套企业。这些企业的集聚,使福厦沿海成为初具规模台资光电产业集中区。
“在论坛上,我们听到,福建省将采取六大措施扶持平板显示产业发展,这增强了我们的投资信心。”2006年已在厦门投资设厂的台湾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焜耀说,福建具有市场需求、产业集聚、比较成本以及地缘上的优势,对于台湾岛内平板显示产业的转移来说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台湾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廖锦祥也充满期待:“在福州等地参观之后,我们看到福建的平板显示产业链已经比较完善,加上"三通"之后交通、物流的便利,对于台湾平板显示企业进军大陆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