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震局:从预报到救援的转向
时代周报记者 高兴翔 发自北京
2008年10月27日,在第一批赴日本考察官员出发的前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在北京举办了“南太、东盟等国地震监测技术培训班”。
其实,早在2005年1月6日,温家宝总理出席了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的东盟地震和海啸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的时候,就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同舟共济重建美好家园》的重要讲话,承诺要“帮助周边国家、特别是受灾国建立地震和海啸监测预警台网,以即时交换与评估相关信息,预报、预防地震和海啸等自然灾害”。
国家地震局在经受四川“5?12”地震艰难考验之后,开始了对我国地震预报、救援、重建等一系列工作的重新审视。一方面,他们在“5?12”地震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尤其是从日本等国际救援队的工作中,比照出我国在相关方面工作的欠缺;另外一方面,他们也迅速成长为一个具有实战经验的地震工作队伍,而这些经验,对第三世界国家是宝贵的财富。
预报“世界第一”的反思
1971年8月,国家地震局正式成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正值我国地震的高发期,公众对于地震预报的需求日益高涨。国际上,1973年美国纽约兰山湖地震和1975年中国海城地震的预报,也使得国际地震学界一度对地震预测弥漫着极其乐观的情绪。
在这种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国家地震局,不得不担负起了地震预报的重担。在现有的预报、震防和救援三大工作体系中,地震预报工作占据了半壁江山。
地震预报技术一直是国内地震界的骄傲,业内有“地震预报世界第一”的说法。但是,上世纪70年代末期,大多数地震前兆都被学者确认为对地震预测价值不大。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相继放弃了预报地震的做法。
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国家测震台网共有152个国家级地震台,全国共设立了一千多个地震台。2007年,国家地震局与老挝、缅甸等国签订了地震观测台站建设条约,帮助他们开展地震观测台建设。
然而,汶川大地震的不期而至给了地震工作者们当头一棒。
“那是一场战争”,地震局应急救援反思组组长聂高众这样描述汶川地震时全民动员的情景。在这场战争中,地震局的三大工作体系输了个精光。
随后,国家地震局组织了深入的反思工作。
反思的重点落在了震防和应急救援工作上。地震发生的第一天,聂高众就随队到了灾区。他至今清楚地记得救援人员当时的窘境,“明明知道废墟下面有人,但缺乏必要的设备,没有办法救他上来。”
根据即将实施的《防震减灾法》规定,防震救灾指挥部设在地震局。体制理顺的问题也摆在了地震局的面前。聂高众说:“如何指挥调度,运送人员,都是反思中需要考虑的问题,需要在国家层面上给出综合的解决办法。”
许建东和聂高众两位专家都认可震防工作的重要性,一致认为“震防建设能够用最小的代价,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许建东说:“日本死伤人数少并不意味着他们在地震研究方面的水平有多高明。其抗震奇迹的真正奥秘在于,发达的经济提供了坚固、可靠的建筑物。”当然,日本监控建筑物质量达标值得中国学习。
日本经验的启示
实际上,不仅仅是国家地震局对工作重心的转向,国内各个地方官员也意识到了救援工作是否专业到位导致的伤亡差别,而日本经验,无疑是他们目前最为重视的。
日本救援队在四川“5-12”地震救援工作中展现出来的专业精神,一直让国人对日本在地震救援工作方面的能力敬佩有加,在官方和民众的心目中,日本几乎是抗震的代名词。在此背景下,中国方面开始将学习的目光投向了日本。
2003年5月下旬,阿尔及利亚发生了6.7级的地震,死亡人数超过2200人,上万人受伤。4天后,日本仙台爆发了7.0级的大地震,仅有100余人受伤,真正实现了“零死亡”的奇迹。业界也有这样的说法:“平均起来,第三世界国家的地震伤亡人数比日本高一个量级(10倍)”。
2008年12月中旬, 81名官员参加了由中组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外国专家局组织的“第二期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专题培训班”。其中的重头戏,就是赴日本的东京、新泻、神户等地实地考察。
自去年7月底开始,国内陆续派干部组团赴日本考察。四川、甘肃、陕西等汶川地震重灾区的200多位党政官员,分批前往日本学习访问。
7月24日,在“第一期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专题培训班”的开班仪式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要求学员们“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震后恢复重建的成功经验,走科学重建之路”。
尽管中日民间风波不断,外交风云变幻,但中国方面从国家地震局到地方官员,向低调崛起但以软实力“帮助世界”的日本借鉴先进经验无疑是一个富有智慧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