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能是今年惟一可以实现显著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因为它是惟一经常打破“经济学规律”的国家。事实上,中国没有像其他五大经济体那样骤然减速,主要原因在于,它拥有通常遭到经济学家嘲笑的“国家干预能力”。
为什么中国的“指令型体制”可行?经济学家早就对这个问题感到好奇,他们一向认为市场是天然万能药。
如今,美国和欧洲都走向了国家控制(比如对银行和汽车业实行国有化,对金融产业实施严厉新规定),回答这个问题就变得愈加紧迫了。危机来临时,中国官员可以从“指令型”武器库中挑选武器。去年年初,当房市过热时,他们命令银行家缩减房贷;到房市开始走低时,他们出台市场激励措施,比如降低购房税。最近几周,他们推出了类似西方的种种经济救援措施,包括扩大政府开支和大幅调低利率。
中国的国家干预曾被视为不成熟经济体的坏习惯,现在却被看做构筑稳定的堡垒。摩根斯坦利亚洲区主席斯蒂芬·罗奇说:“我们看到,在经济困难时期,中国的指令与控制型体制(command-and-controlsystem),实际上可以比其他基于市场的体系更有效。”
中国能继续前进,因为治理这个国家的是一帮务实派。罗斯曼说,一旦中国领导人确立新方向,他们很少动摇。比如,尽管近几个月人民币略有贬值,但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北京将在出口竞争力和世界需要更平衡贸易流动之间权衡利弊,继续允许人民币适度升值。
管理中国的,是一群相当能干的技术官员,这使中国能做到办事迅速。里昂证券中国实况研究部主管戴维·墨菲说:“我总是折服于中国动员国民和调配资源,齐心协力致力于共同目标的能力。”而在俄罗斯,政府造就了一种“胡作非为的”环境,投资者和大多数官员都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
中国对指令型经济体制的成功运用,可为欧美提供有限经验。一个日益富裕的中国仍能表现如此良好,这本身就值得我们学习。法国里昂证券经济学家安迪·罗斯曼说:“不要忘了,中国是惟一既没有遭遇信贷危机,也没有陷入信心危机的大国。没有人担心中国政府的做事能力。”诚如温家宝所言,“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至少目前中国民众仍然相信他们国家的制度。
(美国《新闻周刊》)
(责任编辑:陈天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