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华社北京电 继近年严令航意险电脑出单、废除航意险“20元保40万元”统一定价等行动之后,今年伊始,保监会再给意外险市场“动手术”,叫停无记名短期意外险手撕保单,刮起意外险市场整治风暴。
并不是叫停“短意险” 中国保监会昨日宣布,已经于日前向各保险公司、保监局下发了《关于停止以撕票方式经营短期意外伤害保险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保险公司从今年3月1日起,一律停止以手撕票方式经营短期意外伤害保险(简称“短意险”)。
所谓以撕票方式经营短意险,是指保险金额、保险费、保险责任等内容固定,且印制在撕票式保险凭证上,无记载投保人及被保险人姓名和有效证件号码,销售时也未实现电脑联网出单、保单原始信息未能实时进入公司核心业务系统的保险业务。例如随汽车票、火车票、公园门票一起出售的公路旅客意外伤害保险、铁路旅客意外伤害保险、旅游景点旅客意外伤害保险等。
据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副主任方力介绍,由于未实行实名制,手撕保单这种销售方式带来了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保单上未记载投保人及被保险人信息,未能及时进入公司业务系统,如果发生保单毁损或遗失,可能会出现保险公司难以确定出险乘客是否购买了保险,导致保险公司错赔、漏赔甚至拒赔,造成乘客或其家属得不到应有的赔偿,被保险人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护。
方力还解释,此次保监会叫停“无记名手撕保单”这种销售方式,并非叫停短期意外险产品本身。事实上,公路旅客意外险、铁路旅客意外险、旅游景点旅客意外险等这类产品具有鲜明的特点,发挥着较强的经济补偿功能。
据介绍,福建、湖南等省市正在推动公路旅客意外伤害保险电子化出单试点工作,在电子保单上记载了被保险人的乘车时间、客运班次、乘坐座位号、到站地点和打单日期等信息。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索赔时即使不能提供保单,只要能提供车票,保险公司也能通过自身业务系统查询到该乘客的投保情况;如果车票和保单都不能提供,待交警部门确认乘客座位号后,保险公司也可以查询到乘客的投保情况。
今年给意外险动手术 叫停无记名短期意外险手撕保单,只是保监会今年整顿规范意外险市场的切入口,此外,保监会还将迈出一系列实质性步伐。
如研究出台保险公司经营意外险业务的基本标准,要求意外险业务实现电脑出单、电脑联网、实时管理,保单原始信息实时进入公司核心业务系统。对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实现短期意外保险全面信息化管理的保险公司,限制直至禁止其经营意外险业务。
同时,保监会还将加大检查和处罚力度。以各公司是否按照短期意外险业务经营标准开展业务为检查重点,查处鸳鸯单、撕单埋单、私设小金库、借助行政权力进行不正当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还将加强意外险基础工作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著名评级机构穆迪昨日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国财产及意外险行业前景稳定,但由于在经济疲弱的同时价格竞争日趋激烈、资本额下降且存在发生重大灾难的风险,所以挑战仍存。
延伸新闻 保监会回应“航意险暴利说”:短期经营情况不能说明问题 据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 针对社会上有关“航空旅客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下称航意险)暴利”的质疑,中国保监会有关部门昨日回应称,航空意外发生概率极低,但一旦事故发生,就会是巨额索赔。因此,需要在较长时间内积聚资金池,以应对可能的巨额索赔。因此,三四年内的数据并不能说明航意险的经营情况,未来的赔付分布和数额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副主任方力介绍,中国保监会于2003年初公布了“保费20元、保额40万元”的航意险行业指导性条款。2004年,保监会开始建立航意险数据统计系统。
2007年,保险业根据财政部要求实施新会计准则,航意险不再列为报表科目,同时保监会也废止了航意险行业指导性条款,将其归入一般短期意外险,把该险种的产品开发权和定价权完全交给保险公司,航意险告别全国统一售价20元、保额40万元的历史,开始实施费率市场化。
对于废除行业指导性条款的背景原因,方力谈到,“尽管从国际惯例来看,民航界的风险统计周期一般为10年,3年的数据并不能准确说明航意险的经营情况、未来的赔付分布状况和可能的巨灾风险,但我们仍感到指导性条款的费率偏高,有必要按照市场化的原则进行改革。于是在2007年9月作出了废止航意险指导性条款的决定。”
据披露,2004年至2006年,我国航意险保费收入累计6.6亿元,发生赔付累计1140多万元。
(责任编辑:陈天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