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关于传统节日的话题又开始热了起来。湖南一位叫黄守愚的学者在网上发帖认为,春节应该改名为“元旦”,因为“元旦”作为夏历正月初一的代称,从汉武帝时沿用到辛亥革命之后,可谓历史悠久,被袁世凯改名为“春节”,丧失了其岁时、文化意义等。
还建议现行公历的“元旦”改为“洋旦节”。
黄守愚这位学者以前有所耳闻,因为他曾得出“中国人是猪的传人”的骇人结论。不过今天我们不探讨这个问题,这里只是就事论事。
我把黄先生的帖子仔细地读了一遍,对于文中提到的,袁世凯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的说法提出商榷。没错,的确是辛亥革命后改用“元旦”称呼公历的1月1号。但这个决定不是袁世凯作出的,也不是在1914年(即民国三年)。而是中华民国刚成立时,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公历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1912年,民国政府正式决定使用公历,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而现在我们称呼的“元旦”、“春节”都是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确立的,第一届政协会议起到的是筹备建国的作用。
由此可见,“春节”并不是袁世凯提出的名称。为什么笔者要先澄清这一点呢?因为许多网友,还有一些媒体,渲染因为是袁世凯这个反面人物改的名,所以就更要舍弃它。这是没有依据的。
其实更改节日名字并不是关键的,当时主要是改历,也就是使用公历。目的用当下的话来说,就是与国际接轨,这个道理很简单,不同国家间的交往如果时间都不一致的话,交流起来是很不方便的。当然,也不排除改历有改朝换代、与前一政权划清界限的革新意味,但这不是最重要的。
虽然现在法定历法采用公历,但是传统的农历并没有消失。除了这些传统节日以外,大多数人过生日都是采用农历,结婚选的“良辰吉日”也都是采用农历,农历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应用也没有终止。不过现在的人们确实对农历缺乏了解,实际上有关历法的知识都少得可怜,这是个教育问题。
至于正月初一到底是叫“元旦”还是“春节”,笔者以为并不重要。黄先生文中所罗列的材料并不是没有道理,但是名称是个习惯性的用语,它不含有太多的民族成分和政治意味。
很多节日都有许多别称的,而且有些节日的名称是有地域差异的,没有必要硬性规定哪个名称是“正确的”、唯一的,就像没有必要规定馒头必须是圆的一样。何况把正月初一称为“春节”并非牵强附会,春季是一年开始的季节,农历的岁首又和立春很接近,称作“春节”也未尝不可。多元化本来就是文化的属性,正是因为多元,文化才会绚丽多彩。
至于“洋旦节”的说法,就有些荒谬了。现行的公历是格里历,是西洋历法不假,但是公历为当今世界所通用,怎么能成了“洋”呢?这种把中西对立的思路未免太狭隘了。顺便回顾一下历史,元代郭守敬制定的“授时历”,测定的回归年长度达到和格里历一样的精确度,但比后者早了三百年。可是中国的历法自郭守敬之后就再无进步,到了明清就开始学习更先进的西洋历法。我们为何止步不前?这和我们自己固步自封有很大关系。
黄先生行文激情澎湃,屡次提到了复兴传统文化之类,可是靠“正名”来“增强民族自豪感”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且恰恰相反,一个真正有自信的民族在文化上必然是宽容的,它不会靠一些自欺欺人的“正名”来构建社会秩序的“合法性”。所以正月初一叫元旦还是春节,实在没有什么好争议的。
作者:古丘 (来源:红网)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