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5日,山寨春晚大本营,一个神秘的“怪节目”中的一群85后年轻人集体亮相 |
接受采访中老孟哈欠连天 |
山寨春晚节目提前“露馅”
◎ 文/《青年周末》记者 蒋文娟 ◎摄影/本报记者 吕家佐
2009年1月,北京昌平。
三天后,全国第一台由老百姓自办的草根春节晚会就要在这里通过网络向外直播。“山寨春晚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大家的。”晚会的总策划老孟这样说。
《青年周末》记者探访发现,草根也好,山寨也罢,其实这台春晚要推的就是民间艺术高人,要实现的就是普通人一起娱乐和联欢的梦。
“人民春晚人民办,办好春晚为人民”
“人民春晚人民办,办好春晚为人民。”1月15日早晨,《青年周末》记者走进山寨春晚位于昌平某山庄的新大本营,一眼就看到了墙上贴的大幅手写美术字。
此时,一群男女老少集中在走廊上,被一个导演模样的人指挥着,看样子像是要去排练。领队被叮嘱“现场绝不能放进去一个无证人员”。
春晚组委会门前拥着很多人,记者从人缝中挤到近前,堵在门口的桌子上摆着的两个来宾签名薄,其中之一是为媒体准备的。大办公室被隔成几间,屋里的人忙各忙各的,有的伏案画图,有的在打电话。有人向旁一指,“喏,坐在最靠门口一个小格子间上网的那人就是老孟。”
■与演员签的是君子协定
老孟笑呵呵地请记者坐下,称眼前的这些景象是老百姓自娱自乐大联欢的前奏,“没错,山寨春晚的全名就叫‘山寨春节联欢晚会’。”
大年夜要直播的30个节目是从全国六七百个节目中选出来的,已进入最后的排练和雕琢。“有备选节目吗?如果有节目因为种种原因不上了怎么办?”记者问。
老孟说山寨春晚可不像央视那样拽。“通过的我们都让上,这些人远道而来,你让人家当备选是说不过去的。但是如果某个节目他自己不来了,那就不来吧,只好少一个节目。”
“你们怎么约束他?”
老孟此时的语气颇显无奈:“没什么制约,我们签了个君子协定,从法律上讲没什么约束效力。我不给他报酬,他也没交报名费,车马费、服装都是他们自己的,全凭着热情。他要说不演了,我们也没脾气,更不可能把他抓起来狂扁一顿。”老孟笑了:“但是现在大家的状态非常好,没有人要放弃,图什么呢,图在一块娱乐”。
■和央视春晚的同与不同
“我不了解央视是怎么搞春晚的,我们不一定要按照他们那么做,这是老百姓自娱自乐的大Party,就是把大家聚在一块,有人组织有人演,把它录下来,播出去就行了。”说话间有人送来一个模仿赵本山宋丹丹的剧本,老孟说他可头疼这种剧本了。“很多模仿赵本山宋丹丹节目,我们都不要。要看赵本山宋丹丹电视里的央视春晚就可以看了,何必弄个假的来呢?”
说起山寨春晚与央视春晚的同与不同,老孟有些无厘头地说相似的是都要把节目播出,都有主持人,都有现场观众,都有演员演节目;不相似的是央视设备好,自己设备简陋,央视演员专业,山寨的演员毫无疑问是业余的,央视的导演是大导演,山寨的导演是毛遂自荐的。山寨春晚有三位执行导演,据说确实有在央视干过的,至于更多节目方面的艺术指导,老孟无暇去查他们的历史,只知道他们做过相关工作,说能干就让来了。
停了一会,老孟认真起来:“不能因为央视晚会有唱歌我们就不唱歌,他们是热热闹闹喜庆的,咱为了跟他们不同弄一个悲伤的,他们为老百姓服务,我们也是为老百姓服务的,肯定就会有很多共性,我们不能非得来个标新立异。但我们不按套路出牌,为什么一台晚会非要小品占多少比例,歌曲占多少比例?我们是有意思就上,虽然是草根的春晚,但是专业人士愿意来我们都欢迎,只要他节目表现形式有意思就可以。”
这一切都是保密的
“表现形式有意思”是个什么标准?老孟不肯多说,在山寨春晚的大本营里,一切都是保密的。节目排练和演出场地一度对外保密得很严,剧组与演员甚至签了保密协议。“山寨春晚争议大,有人叫好有人说胡搞。现在还没弄成,不能把牛吹大了。”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