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穿军装,却集结在军旗下。他们没有军籍,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有机组成部分。3年前,这批文职人员开始在军旗下集结,两年后他们已成为骨干尖兵。初冬时节,笔者来到后勤指挥学院训练部,走进这个还不大为人熟知的群体,与他们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心灵访谈。
在笔者眼里,孙敏始终是个谜。这位秀外慧中的长春姑娘,谈起她来部队工作的“非常”选择,从容而淡定。
孙敏,硕士,200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为文职人员以前,在北京某出版集团任综合编辑部副主任,月薪7000元,年终奖6万元。现任后勤指挥学院图书馆《教研参考文献》责编,月薪2400元。
“为什么放弃高薪和部门主管位置,来军队当个普通文职人员,没人说你"傻"吗?”笔者直奔主题。
“穿着绿军装,集合在军旗下,是我从小的理想。长大后上大学,女兵没当上,从军梦破灭了。我没有放弃,军装穿不上,我嫁给军人。军装穿在他身上,如同穿在我身上一样。”说到这里,孙敏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嫁给军人还不够,一定要来军队工作?”
“是的,后勤指挥学院招收文职人员时,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作为2006年招收的第一批文职人员,献身国防事业,我非常自豪!”
笔者随手翻阅孙敏编辑的《教研参考文献》,“本期聚焦”、“经典推荐”、“报刊文摘”、“新书简评”、“专家论道”、“书山问路”,栏目设置灵活,内容紧贴教学,篇幅详略得当,封面设计素雅。
在干好编辑工作的同时,孙敏还为后勤专业教研室提供学科知识服务,积极参加学术研究,其课题“基于军事供应链管理的配送式保障研究”刚刚荣获2008年度中国物流学会年会一等奖。
孙敏,这位文静秀气姑娘的身体里似乎蕴藏着一股巨大能量,她和她所编辑的期刊一样,是那样吸引人“阅读”。她所放弃的,正是许多人追逐的。
高斌,一个言语幽默的辽宁小伙,脸上长满青春痘,说话时嘴角总挂着一丝“蔫”笑,这是个邻家男孩式的人物,没有人会把他和行业大奖联系起来。
高斌2004年本科毕业于辽宁科技大学计算机工程与技术专业,2006年被招聘到后勤指挥学院成为文职人员,负责数字图书馆建设工作,其论文《国内外高校数字图书馆MyLibrary个性化服务比较研究》获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论文一等奖。
“为啥能得行业大奖呢?为啥整数字图书馆我能当"男一号"呢?其实有才的人到处都是,关键就看领导咋用。图书馆是咋使用咱的呢?用一个字形容就是"逼",用两个字形容那就是"强迫"。不管你学没学过,干没干过,反正工作就是"压"给你,十年八年出不来的成绩,这样一"压"就出来了,人的潜能也就像挤牙膏一样给"挤"出来了。图书馆要求老严格了,所有征文活动非现役文职人员都得参加,每个人都写论文,还实行"双稿酬"。这样一整,不干不行啊,干了还有好处,为啥不干呢?!”
这个幽默的东北小伙像在说单口相声,引得周围人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