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争端 俄发起公关战
本报特约记者/任之
年初爆发的俄乌新一轮天然气争端终于露出曙光。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政府发言人18日表示,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总理已就解决天然气争端达成初步协议,俄对欧洲供气有望很快恢复。
掌握信息传播主动权
由于在延期支付问题上存在纠纷且未能达成价格协议,从今年1月1日起,俄罗斯中断了对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随后,两国的能源争端逐步升级,并导致欧盟多国断供。
为争取国际舆论支持,俄方展开了一系列公关活动:总统梅德韦杰夫和总理普京或频频会晤国外政要,或接受外国媒体采访,阐述俄方的建设性立场,将责任归咎于乌方;负责供气的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简称“俄气”)专门创建了一个官方网站,公开关于此次争端的基本数据和统计结果,对外界澄清事实。
总的来看,比起2006年在信息协调方面的被动,俄方在这一轮天然气争端中,掌握了信息传播的主动权。
在具体公关策略上,俄罗斯对相关各方区别对待,采取了不同的攻势。对于乌克兰,俄政府与“俄气”公司保持一致口径,对于450美元的天然气供给价格,一点都不让步。俄总统梅德韦杰夫表示,针对乌克兰的天然气出口,不会有任何的“减价或优惠”政策。
在2006年的天然气争端中,由于俄罗斯没有及时向欧洲通报有关情况,所以当输气管道关闭时,克里姆林宫马上被斥为“使用能源武器”。这一次,俄罗斯显然吸取了教训,一方面向欧盟做好解释工作,称责任不在俄方,另一方面表现出了解决争端的合作精神。
1月17日,俄罗斯在莫斯科召集天然气消费国与过境国峰会,协商解决方案。俄总理普京15日在接见意大利石油天然气公司领导时甚至表示,俄罗斯准备与欧盟共担供气风险。
俄方立场赢得欧盟理解
俄方在此轮“斗气”中的公关战成效明显,甚至获得了西方媒体的积极评价。英国《金融时报》指出,“今年俄罗斯不遗余力,加强了针对西方政界和舆论界的宣传,相比之下,乌克兰总是要慢俄罗斯一步”。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近年来,俄政府和“俄气”公司一直与世界上三家知名公关公司——比利时的GPlus Europe公司、纽约的凯旋公司以及美国嘉信公司保持密切合作。“俄气”公司进行重大决策时,通常会听取数家国际公关公司的意见。今年年初以来,受聘该公司的公关专家频频与西方媒体代表接触,竭力向西方证明:“俄气”是可靠的、富有前景的商业伙伴。
由于公关技巧使用得当,俄罗斯在这一轮“斗气”中博得了欧盟越来越多的同情和理解。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专家曼考夫指出,在此轮天然气争端中,西方没有像2006年那样完全偏袒乌方。另外,由于对乌克兰中转国角色的可靠性产生怀疑,欧盟一些国家开始改变对俄方力推的绕行乌克兰的“北溪”和“南流”管道项目的消极看法。(世界新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