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月20日电刘世超、特约通讯员王清勇报道:1月初,第二炮兵某旅与驻地民政部门共同组织开展了一次抗冰雪灾害军地联合演练。演练中,该旅通过与地方救灾力量紧密配合、互动合作,实现了部队抗灾救灾能力的大幅提升。
随手翻开该旅《2009年度抗自然灾害行动预案》,笔者看到,在涉及道路勘测、燃料补给等一些需要地方相关部门协助的行动步骤中,地方干部群众对于保障救灾部队快速集结、各保障分队作战任务展开等环节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借助地方力量提高各项工作的主动性和科学性,成为该旅开展抗自然灾害等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一个突出特色。
2008年抗雨雪冰冻灾害中,这个旅启动紧急预案,驰援驻地救灾工作,途中在翻越一道山梁时,在地方群众引导下实现了快速通过,比预定时间缩短了20分钟。部队总结时,党委“一班人”发现,如果结合驻地气象、地质、史料部门专家提供的相关信息,还能提高预案的科学性。他们决定,把邀请地方专家参加抗自然灾害演练预案总结会纳入工作计划。
这次演练前夕,一支由驻地专家、群众代表、民政部门人员组成的非战争军事活动评议团,对演练预案进行分析、完善和修改。演练过后,他们还针对暴露的问题开展分析讨论。在演练中笔者看到,通过与地方联系,他们在短时间内便解除了“降雪”对驻地交通、电力、燃料输送等关键领域的威胁,达到了演练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