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官员消费清单被曝光。一个题为《某市审计局用公款接待的消费账单扫描》的帖子在网上流传,签单者是某市审计局局长,然后是两张图片,每张图上有两张单据,分别是电脑打印的结账小票和手写的《客户消费签单挂账凭单》。
结账小票上列明的服务包括贵宾包房费、钟费、加钟、小费、饮料等。第一次消费总消费金额为2296元。另一份账单总消费金额为1498元。其中“贵宾包房费”是498元,钟费是200元,加钟是200元,小费是600元。(1月22日《现代快报》)
蚌埠市国土资源局公款吃喝的清单被曝露后,引发的舆论怒火尚未平息,又见网友揭曝某市审计局长按摩费报销账单。一方面我们为网友蓬勃的公民意识和强烈的反腐自觉感到欣慰,另一方面又为猖獗的吃喝腐败感到愤慨,如果说蚌埠的这些官员喝茅台、抽中华,尚是司空见惯的话,这一次官员连按摩也要报销,则让人匪夷所思,近乎无语了。
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特约研究员王锡锌在央视的《新闻1+1》栏目中披露,中国行政开支,仅公款吃喝、公费出国考察、公车的“三公”费一年就接近9000亿元人民币。显然,仅靠网友的揭曝,难以遏抑巨大的“三公”消费。表面看来,网友曝光官员消费清单,能够激起公众强烈共鸣,进而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但当事人能否被查处是个问题,况且网友的揭曝毕竟不是全部,会不会有些更令人发指的公款消费难以尽述?
“三公”消费为何屡禁不止?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一些官员根本不把公款吃喝、公款出国考察和公车腐败当作腐败,以公款吃喝为例,中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兼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马馼说,公款吃喝这个问题我们多次强调、一直在抓,但是总体效果不理想。中国有请客吃饭的传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干部觉得吃吃喝喝没什么,对公款吃喝也习以为常。
其次是制度乏力。不能说这么多年来我们没有制定出相应的制度加以防备,但这些制度并未真正发挥全部效力。不妨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在上海市两会上,上海市政协委员骆新称,某个部门由于年终将至,为了用光全年的预算,将好好的路面挖开再填起来。理由就是:用不光这笔预算,明年的预算可能就会减少。一个是人民日报报道的一个细节,在一些地方,“提醒”相应级别的干部完成出国指标,成为岁末年初一些地方政府外事部门的“服务日程”,有时甚至不得不为了“完成指标”而巧立名目。
为何有那么多官员挖空心思的地浪费纳税人的血汗钱?因为他们的觉得不花白不花、花了也百花。于是除了吃喝还得按摩,一次出国还不够,完成出国指标才行。难道说我们没有相关制度吗?当然有!但制度不明确、不精致,没有做到条分缕析,比如预算粗枝大叶,具体把钱花在何处、怎么花的、有无经过细致地审核?可能会有一些糊涂账。
最后则是惩戒力度不够。数据显示,从2008年5月中旬到11月底,全国共取消计划内的因公出国(境)团组1100多批、近7000人次,制止违规出国(境)团组550多批、近4000人次。这些违规的人员有多少受到了应有的惩戒?
日前,在谈到遏制“三公”腐败问题时,中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兼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马馼称,最重要的是要把经费管好。对顶风违纪的公款出国(境)旅游,要予以严肃处理。公务用车方面,主要是严格按规定编制和标准配备使用,严控公车购置经费。解决公款大吃大喝屡禁不止的问题,关键是管住公务接待的费用。这句话强调的是管好经费的必要性。诚然,只要管好经费就能控制住“三公”消费,关键是怎么管好经费,如果按照现行的模式,显然力不从心,这就需要制度创新,一方面在制度建设方面,让官员不能乱花钱,另一方面则是强化公众监督,让官员不敢乱花钱。
总之,曝光官员消费清单,不能仅靠网友,我们期待相关部门及时介入,更期待建立成熟的制度。(王石川)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