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解放军报综合

透视俄乌天然气风波(组图)

  1月7日,在斯洛伐克东部城镇大卡普沙尼一处边境天然气站,一名员工清理读数为零的气压表。由于在2009年天然气供应价格和过境费率等问题上未能达成协议,俄罗斯1日切断了对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经由乌克兰向希腊、保加利亚、马其顿、克罗地亚和土耳其等欧洲国家输送的天然气6日也完全中断。本版图片均由新华社发

俄罗斯输欧天然气管道示意图

  俄乌“斗气”各有利弊

  本报记者 吕德胜

  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近年频发“天然气危机”。两国“斗气”表面上看是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背后却是一场涉及整个欧洲的外交与战略较量。那么,在最近这场“斗气”中,相关各方的利弊得失又有几何?先看俄罗斯,每年向乌克兰出口天然气500多亿立方米、通过乌境内管道向欧洲其他国家输送天然气1100多亿立方米,作为欧洲能源的主要提供者,俄罗斯拥有“斗气”的资本。
然而,“斗气”也暴露了俄罗斯在经济和政治上的“气短”。

  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对能源出口依赖性较大,来自原油和天然气出口的收入占到了国家财政收入的60%。国际能源价格在去年下半年大幅回落,对俄经济保持增长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如果没有能源出口带来的巨额外汇,俄罗斯要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支撑卢布的稳定,将更加力不从心。这也是乌克兰此次之所以表现得更为强硬的原因。更为重要的是,天然气争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俄罗斯在地缘政治上的影响力。除了经济因素外,俄罗斯也有意借“断气”瓦解乌克兰国内的亲西方势力,对其民众支持率来个“釜底抽薪”,但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一些统计显示,亲西方的乌总统尤先科在国内的支持率还有所提高。同时,这场争端也削弱了独联体的一体化倾向。17年来,独联体始终没能实现人口、商品以及资本的自由流动,俄罗斯的整合努力成效寥寥。俄乌“斗气”也引起一些独联体国家的担忧,就连同俄罗斯关系最为密切的白俄罗斯,日前也与乌克兰签署了一系列加强两国合作关系的文件。反观乌克兰,虽然从近年的争端中吸取了教训,增加了天然气和煤炭的贮备,但也不得不顾忌欧盟的声音。欧盟国家天然气总需求量的四分之一由俄提供,而波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芬兰等国的天然气则要完全从俄罗斯进口。“斗气”时间一长,习惯于采取共同立场的欧盟必须考虑到这些国家的现实而对乌克兰施加压力。对此,正在努力加入北约的乌克兰当然需要认真对待。乌克兰本想“绑架”欧盟来提高自己的谈判筹码,逼迫欧盟向俄方施压,但现在却容易被欧洲视为“麻烦制造者”。

  另外,俄罗斯也在努力改变出口欧洲的天然气80%需过境乌克兰的现实。假若沿波罗的海和黑海海底铺设的“北溪”与“南溪”管道建设完成,乌克兰未来同俄罗斯“斗气”的筹码将大为减少。再说说欧盟。近年来,媒体经常用“俄乌斗气,欧盟断气”来形容俄乌天然气争端的后果。但在最近这次俄乌“斗气”的过程中,欧盟所扮演的不再是一个“受气包”的角色。采取能源供应多元化战略,对俄罗斯的依赖程度在不断降低;手中握有使迫切希望加入欧盟和北约的乌克兰心愿得偿的审批权,这一消一长,使得欧盟在俄乌“斗气”中成为一个可以发挥重大作用的“利益攸关方”。尽管具备了一些“客大欺店”的资本,但欧盟自身也有其难言之隐。能源安全是影响欧盟团结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处理对俄关系时,对俄能源依赖度更高的中、东欧国家却由于历史造成的一些因素反而更容易对俄罗斯发出激进的反对声音,这无疑会在能源安全问题上加剧欧盟内部的分歧。可如果对俄施加压力过大,又会对欧俄来之不易的战略伙伴关系造成负面影响。所以欧盟也只能是努力将俄乌双方拉回到谈判桌上,寄希望于双方大事化小,不再“斗气”。

  题图:俄罗斯加紧建设通过黑海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南溪”管道。图为一名工人正在焊接管道内壁。

  欧盟加快能源供给多样化

  宋轩

  由于近年来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天然气之争对欧洲产生了深刻影响,尝尽苦头的欧盟不得不全面审视其能源战略,另辟蹊径寻求获取能源的其他方法和渠道,以实现能源供给多样化,确保自身的能源安全。

  首先,增加能源供应来源及输送管道。作为世界主要能源输出地的中东地区、中亚地区和北非地区无疑成为欧盟开辟新的天然气供应来源所考虑的重点。欧盟目前已在建设三大新管道:从俄罗斯经波罗的海到德国的北溪管道、从中亚经土耳其入欧的纳布科管道和一条从阿尔及利亚到西班牙的直通天然气管道。其中纳布科管道就是从里海地区的伊朗开始,经土耳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匈牙利,通往奥地利,建成后每年可把310亿立方米产自里海沿岸的阿塞拜疆、伊朗等国的天然气输送至欧洲。除了一条经过地中海和撒丁岛直抵意大利的油气输送管道正在筹建之中,阿尔及利亚已建成并投入运营两条油气输送管线,其中一条经由摩洛哥和直布罗陀海峡直抵西班牙,一条通过突尼斯到达意大利。此外,波兰等国还计划修建新码头,通过海路从卡塔尔和科威特进口液化天然气,然后由油轮转运至德国等西欧国家。这些新的能源输送管道都将改变目前欧盟国家天然气供应依赖俄罗斯的局面。

  第二,加强对核能的利用。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事故使很多欧洲国家对核能的利用和开发心生疑虑,并一度停止建设新的核电站。但近年来由于能源紧张和国际油价不断攀升等原因,很多国家开始准备重启已经终止的核能计划。保加利亚国内曾经停止建设的第二座核电站已在北部多瑙河畔贝莱内重新开始建设,预计该核电站的1号机组将于2013年年底投入运行。八国集团中唯一没有核能的国家意大利,也已经开始考虑对核能开发进行投资,以缓解在能源进口上的压力。英国也希望在未来15年内至少建造8座新核电站,并认为核能复兴是英国政府的石油替代战略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核能已占欧洲能源供给总量的30%,成为欧洲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建设。前不久,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举行的世界未来能源峰会上,众多专家表示看好欧洲新能源产业的前景。在各种新能源中,风能的开发就引起了不少与会人士的关注。欧盟一直大力支持新能源发展,风能开发居所有可再生能源开发之首。仅2007年,欧盟成员国总体风力发电能力就增加了850万千瓦,达到近5700万千瓦,占到欧盟电力供应的近4%。在欧盟成员国中,丹麦、德国和西班牙等国风能发展最为迅速。2008年12月,欧盟与埃及签署了一项能源合作备忘录,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在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领域的共同开发合作,欧盟认为埃及红海沿岸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得“超出想象”。

  欧盟在“开源”的同时,也日益重视“节流”,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短缺形势,欧盟委员会2008年10月出台了《能效行动计划》,提出一系列旨在提高能效的动议。例如,对汽车、电子设备等耗能产品推行更加严格的节能标准,降低建筑能耗以及能源生产和传输环节的损耗。欧盟委员会提议,到2020年将煤、石油、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消耗量减少20%。届时,欧盟将比现在少消耗13%的能源,每年可以省下1000亿欧元,减少约7.8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天然气联盟”构想令欧美紧张

  本报记 者周峰

  看着许多国家在俄乌天然气风波中“受冻”的窘况,欧美领导人的脑海里肯定会蹦出“天然气联盟”这几个字来。

  “天然气联盟”这一概念,是由伊朗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在2007年1月首次提出的。随后,俄罗斯、卡塔尔、阿尔及利亚等天然气生产大国都对此表示感兴趣或支持。时任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当年2月就表示,成立“天然气联盟”是个“挺有意思的想法”。此后,相关国家专门组织高级专家组研究成立“天然气联盟”的可行性问题。

  去年4月底,俄罗斯起草了“天然气联盟”组织章程,并分送给对此感兴趣的15个天然气生产国主管机构研究讨论。12月23日,“天然气联盟”组织宪章在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的天然气出口国论坛第七届部长级会议上通过。会议同时确定,在卡塔尔设立“天然气联盟”总部。由此,“天然气联盟”初具雏形。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伊朗提出建立“天然气联盟”后不久,美国众议院即于2007年7月专门通过一项法案,明确反对成立“天然气联盟”。随后,北约为“保障欧洲能源安全”也专门出台了应对此事的秘密报告。

  那么,美欧为何对“天然气联盟”感到紧张呢?这是因为,俄罗斯、伊朗、卡塔尔3国的天然气储量据估算占世界天然气总储量的65%以上,开采量约占世界天然气开采总量的27%。如果这3个国家果真组建“天然气联盟”,那么它们将使世界天然气市场的总体格局发生很大变化。美欧担心“天然气联盟”不但可能操纵天然气价格,而且可以时不时拿天然气供应问题“要挟”消费国,从而加重有关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分量。而从俄罗斯进口大量天然气的欧洲,更有理由担心这一点。

  但分析人士指出,“天然气联盟”想要真正建立并发挥作用,还需要克服许多困难。首先,“天然气联盟”成立后,虽然各成员国可能在天然气开采或液化气生产领域开展广泛合作,但要像“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那样建立价格同盟,可能性却并不大。目前,国际原油市场已经形成完备、统一的定价机制,但与石油可以根据供需关系实时决定市场价格不同,大多数天然气交易是由卖方和买方通过固定价格的长期合同实现的,许多合同期限长达25年以上。其次,天然气价格很大程度上又受到国际油价约束,这为供应国操纵天然气价格设置了一道较难逾越的障碍。此外,天然气大多通过需要大量投资的固定管道运输,因而出口国也难以实现向不同国家的灵活供应。

  同时,“天然气联盟”对参与其中的国家来说也可能是把双刃剑,参与者在有可能增强自身在定价方面的主导地位的同时,也有可能遭到天然气消费国强硬的反制,却囿于“天然气联盟”的约束,难以灵活调整策略,从而可能遭受损失,甚至得不偿失。欧佩克在这一点上已有不少前车之鉴。

  不过有专家预计,随着更多的天然气被液化进而可以通过船舶进行运输,天然气的现货交易和浮动价格将日益成为可能,这将逐步使“天然气联盟”在天然气定价问题上拥有一些主动。就这一点来说,“天然气联盟”将可能不再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面。

  俄气西送另辟蹊径

  叶辛宗

  作为欧洲国家的传统能源供给国,俄罗斯出口天然气主要依靠陆地管道运输,其中向欧洲出口天然气总量的80%都要经过乌克兰境内的管道。近年来的俄乌天然气争端,焦点之一就是两国在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过境费率问题各执己见,互不相让。为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实现对欧洲能源供应途径多元化,俄罗斯正加紧替代线路建设,其中有两个重点项目:一条是穿越波罗的海的“北溪”管道,一条就是穿越黑海的“南溪”管道。“北溪”管道东起俄罗斯列宁格勒州的维堡,穿过波罗的海海底,最终到达德国东北部港口格赖夫斯瓦尔德,全长1200公里,可以辐射德国、英国、法国、荷兰、丹麦等国家,满足欧洲市场需求增长额的25%。2005年普京访问德国期间,两国签署了“北溪”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的协议。按计划,该工程的海底部分将于2010年上半年获得所有的批准文件后开工,2011年开始送气,2012年输气能力增至550亿立方米/年。“北溪”项目目前已完成了设计方案,进行了生态环保评估,并签署了主要的供气配套合同和施工合同。“南溪”管道从俄罗斯南部的图阿普谢穿越黑海海底至保加利亚的瓦尔那,然后分为两条支线,一条经希腊通向意大利南部,另一条穿越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匈牙利通向奥地利和德国等国,形成向欧洲腹地供气的管道网络。该项目预计耗资100亿美元,年输气能力300亿立方米,预计2013年投入运营。“南溪”管道也可用于输送经过阿塞拜疆和土耳其的石油和天然气。“南溪”项目进展速度较快。2007年6月,俄意两国在罗马签署了第一份框架备忘录。7个月后,由俄天然气工业公司和意大利埃尼公司合建的“南溪”有限责任公司在瑞士注册成立,该公司将负责黑海段的建设。之后,俄罗斯先后同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匈牙利等国分别签署了各国境内部分建设协议。之所以如此顺利,是因为天然气管道过境国不仅可以获得稳定的能源供应,而且过境费还可为它们带来可观的收入;更重要的是,俄罗斯开出了非常有诱惑力的条件。一方面,合资公司的股份均为五五开,从而打消了这些国家担心俄罗斯以大欺小的顾虑;另一方面,俄方还允诺投资兴建大型地下储气站,这样既可以确保这些国家的能源安全,也提升了其在欧洲能源网络中的地位。

  相比之下,“北溪”管道则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该线路需要经过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等国的水域和经济专属区,而出于对俄德同盟的担心,这几个国家分别提出了“对生态有害”以及“威胁安全和独立”等反对理由,波兰一位政府官员甚至将德俄达成的协议比作出卖波兰的新的“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秘密议定书”。该管道何时能够开工,尚属未知。“北溪”和“南溪”两个天然气管道项目采取经由海洋而非邻国的输送方式,建成后将实现俄天然气网与欧洲天然气网的直接对接,将避免经第三国中转产生政治和经济风险。据预测,“南溪”管道建成输气后,原先通过乌克兰境内管道运输的天然气每年将减少120亿立方米,占现有管道运输能力的35%,使俄罗斯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乌克兰境内输气管道的依赖。同时,通过能源合作,俄罗斯可以加强与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合作关系,从而在中东欧及巴尔干等地区事务中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事实上,俄罗斯很早就开始了能源供应途径多元化战略。俄罗斯和土耳其已建成了跨黑海海底的“兰溪”天然气管道。该管道总长1213公里,按照两国当时签署的协议,俄方预计在2000-2025年通过“兰溪”管道出口3600多亿立方米天然气。2003年,管道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目前年输气量已提高到160亿立方米。有关方面还计划通过修建支线,使这一项目延伸至以色列和意大利等国。

  不过,尽管前景诱人,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北溪”和“南溪”两大项目真正投入运行尚需时日。因此,乌克兰未来几年内仍将是俄罗斯对欧洲输气的重要中转站,俄罗斯要实现对欧洲供气也注定绕不开乌克兰这个“冤家”。

  俄乌“斗气”大事记

  2005年12月,俄罗斯与乌克兰就提高天然气价格问题出现争议。

  2006年1月1日,俄罗斯正式停止向乌克兰供应天然气。

  2006年1月4日,俄罗斯与乌克兰签署为期5年的供气合同,天然气争端暂时结束。

  2008年11月,俄罗斯与乌克兰的供气谈判因债务问题受阻。

  2009年1月1日,俄罗斯完全中断对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

  2009年1月6日,俄乌“斗气”升级,致使9个国家完全断供天然气,受影响的国家达到17个。

  2009年1月8日,俄罗斯中断经乌克兰境内向欧盟国家供气。

  2009年1月13日,在俄罗斯、乌克兰、欧盟三方签署有关成立过境输气监督委员会的议定书后,俄方恢复过境乌克兰对欧洲供气。但由于俄乌未就过境费率等问题达成一致,过境天然气未达欧洲。

  2009年1月17日,俄乌双方重启谈判。

  2009年1月19日,俄罗斯总理普京与到访的乌克兰总理季莫申科达成协议,两国签署了天然气购销合同和过境合同。2009年1月23日,乌克兰总统尤先科的助理表示,乌方将寻求重新签订乌俄天然气购销合同和过境合同。俄乌“斗气”仍未结束。(吕德胜辑)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