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1月27日电(记者李亚杰)中国青少年社会服务中心等日前发布《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技术报告》。报告显示,父母、教师对未成年人上网的态度存在差异。
调查显示,成年人在未成年人上网问题上发生分化。
表示支持和表示反对的比例相差不大,均没有压倒性的优势。
调查认为,尽管对于未成年人是否应该上网还没有达成共识,但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未成年人还是父母、教师,都认为对于上网的未成年人应采取最合理的态度和措施是“给予必要指导”,三类群体选择这一选项的比例都超过80%,“不加任何限制”和“随时严密监控”的方式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认同。
调查显示,对于较为合理的触网年龄,父母和教师认为最合适的是高中时候,选择这一选项的比例分别有28.2%和31.4%,当然也有24.5%的父母表示高中毕业前上网都不合适,而教师中的这一比例也有21%。与此同时,未成年人则希望能够早些接触网络,他们认为最合适的开始时间是在初中,选择比例达到30.5%。
对于在网吧上网,无论父母和教师,还是未成年人自身,都持否定态度,只有不到10%的未成年人认为网吧的环境适合于未成年人,而认为不合适的比例高达72.2%。教师和父母认为不适合的比例更高,分别达到89.4%和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