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近日中央财政紧急拨付90多亿元资金给予优抚对象及城乡困难群众一次性生活补贴,帮助优抚对象及城乡困难群众解决燃眉之急,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对优抚对象及城乡困难群众生活的关心,体现了特殊时期对民生问题的特殊关爱,无疑给这个“寒冬”增添了融融的暖意。
据考证,“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指的就是老百姓的意思。自古以来,中国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构成了儒家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而“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言论,则客观地反映了历代先贤对民生问题的重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举世瞩目,这一改革与发展进程,同时也是党和政府不断重视民生、改善民生的过程。“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执政为民”、“以人为本”,这种科学执政施政理念,正在引领着我国迈向现代、文明、进步的全新发展阶段。
笔者认为,中央的紧急拨付措施鲜明地表达了这样一个态度,即无论经济发展遇到怎样的严峻挑战,都要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无论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有多大提高,都不能忘记对优抚对象及城乡困难群众的关爱。
当然,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也考验着各级党委政府的执行能力,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及时。将中央紧急拨付与各地及时发放两者相结合,争取在“第一时间”把补贴交到优抚对象及城乡困难群众手中;二要扎实。一次性生活补贴是优抚对象及城乡困难群众的生活之需、应急之需,要将所有钱都不折不扣地交给群众,保证这项民心工作真正办到群众心坎上。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便以“改善民生”为己任。当有关部门着手盘点GDP增速、投资、贸易这些经济账的同时,勿忘站在普通百姓的立场上,认真算一算民生账。在有关部门给优抚对象及城乡困难群众发放生活补贴的同时,更要监管好近期的“民生价格”,尤其要重视对水、电、气、教育、医疗、公交等民生服务价格进行动态监督管理。因为,只有真正重视民生才能保障民生,只有在保障民生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地改善民生,只有真心“优待”优抚对象及城乡困难群众,我们的国家、民族才会繁荣昌盛。
(作者单位:国家民政部优抚安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