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处,失去妻子的何先通与儿子何元凯在救灾临时房前合影。他们在遗址公园开了家香火店,为前来缅怀遇难者的人们提供香火、鲜花。
回家的路上,一座座城市已开始张灯结彩,大街小巷被毁坏的路灯已有人在整修,并挂上彩饰,集市上人们在选购各式灯笼、春联等年货,扛着大包小包赶着回家的旅人越来越多,到处显得很拥挤,感觉上很遥远的春节,就这样在悄悄靠近。
过年回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再远的旅人和游子都会赶在除夕夜前回家团圆。而我们今天关注的是三个城市三个在地震中残破的家庭,在地震灾区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在万家团聚的时刻,我们关注他们,把祝福送给他们,愿他们健康平安。
三家新梦
北川
•朱远平家
牛年最大心愿:带好孩子
一提起北川,我就会想起朱远平。
去年5月14日,我抵达北川县城的时候,看见这个年仅28岁的年轻人行为有些异常。他一直在废墟里寻找他的亲人,在他经营的小店里整理还没有被损坏的东西。
他奋斗5年,才发展到现在的规模,“现在一切都没了。”朱远平双手抱头,他流着眼泪,手上拿着手机,对我说:“我现在身上只有这个只值几百元钱的手机,其他什么都没有,我老婆的照片,儿子的照片都没有,以后想念他们,我只能靠想象,我的钱包没有带在身上,甚至连自己的身份证,也找不到,我都不知道怎么证明自己了,我也不知道自己是谁。”
现在,他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还在做梦!这一直是在梦里。”
他无法接受这个现实。
时隔8个月,几天前,就在我即将踏上四川土地重访灾区的时候,朱远平发来短信“我找了好久才把你的电话号码找到,我整整找了十天终于找到我的儿子,我非常高兴,但老婆没有了……”
4岁8个月的朱缪宇就是朱远平失而复得的儿子,他很乖巧。地震后既当爹又当妈的朱远平总是爱抚地搂着儿子,好像怕一放手就再也找不到。
“可能是地震后遗症。”朱远平有点心酸,“一个那么好的家庭一分钟就没有了。”过去8个多月了,老婆一直没有找到,朱远平内心虽然知道“她已经没了”,但却总希望有奇迹发生,“好好的家,能够重新一起生活”。
“人家喊妈的时候,他就会流眼泪,现在稍微好点了,不哭了,但会跑来跟我说‘我没有妈妈了’,那时心特别痛。”他说,牛年没有什么大愿望,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账都收回来,把孩子带好”。至于将来还会不会找个人,他认为是必要的,“但生活先得安定下来,然后还要对孩子好”。
地震前做门窗装修生意的朱远平原本攒了10多万元,地震一来什么都没有了,只能是不断追讨过去在外的5万多元“坏账”。“别人也不容易,但不得不追,我们也得生活。”
他说,在近半年的生活里,他几乎每天都出去追讨坏账,孩子就放在父母家养着,只要一闲着就赶往任家坪的板房里去看望孩子,陪孩子做游戏,怕孩子孤单。有时半夜孩子哭醒,他就会搂着孩子睡,哄着哄着,自己都会流泪。“有时看着儿子挂着泪痕睡熟了,就暗下决心重新做好生意,让家人都住上好房子,培养儿子成才。”
坏账难讨。但生意重新起步需要周转资金。于是,从去年7月开始,朱远平每天的“常规动作”,除了带小孩、追债,还多了“借钱”。东拼西凑下来,他半年来借了4万多元,并接下了造价合计约10万元的大大小小六个工程项目。
腊月廿九早上,朱远平带着儿子,给四个帮忙装修的工人合计近6000元的工钱。清了工钱后,朱远平的周转现金已不足千元,但他还是买了礼物,到塔水镇的岳父母家“团年”。“我算是半个儿子,这心是要尽的。”
一路上,儿子告诉父亲新年愿望是“放烟花”,朱远平宠爱地抱起儿子,“走,到外婆家放烟花……”
汶川
•尚国梁家
“日子还得坚强地过下去”
在汶川映秀镇,尚国梁几个月前关了开在自家板房门口的熟食档,开始了打零工的生活,“没人看档,一个人顾不过来,生意并不好。”半年多来,尚国梁骑着一辆沾满泥巴的摩托车四处找寻生计,那是他从废墟里挖出来的唯一有用之物。
灾后,小镇上的第一个熟食档是他开的。如今在映秀镇,板房里的烧烤、麻辣烫、火锅档口风生水起。
这个学期,在映秀小学读六年级的儿子尚玉淋的成绩让他不是很满意,但尚国梁憨笑着看了一眼腼腆的儿子,目光中充满宽容:“活着就不错了,也不要求他太多。”失去妻子和女儿的尚国梁从心底重重地吐了一口气,身旁一对老人和一个孩子让他深深感觉到生活的压力。
大年三十,小镇上的祭祀达到了高潮,板房农贸市场内人头攒动,花炮、水果……所有的年货看起来应有尽有。尚国梁在市场走了一圈,买了几个红蜡烛和几袋纸钱准备上山祭拜妻子和女儿。尚玉淋忍不住要买个小花炮,他不说话,指了指花炮,看一眼父亲,尚国梁点一下头表示应允了。
这对父子各得其所之后,跨上摩托车,往数公里外的张家坪山驶去。尚国梁闭上眼睛都认得这条回家的路,即便是在滑坡的山体埋没了他的家。“前些天去了映秀小学废墟,给女娃也烧了点纸钱。”
映秀镇通往老街村的铁索桥墩上,贴了一张征婚启事,地震后板房区的张贴广告单中羞答答地多了一些类似的征婚启事。尚国梁没有贴过广告,也没有主动找人打听,但是村里一些红娘却给他安排了三四次相亲。“都是镇上,地震没了丈夫的”,但是大多如此情状的妇女都会有个孩子,“有娃娃就不太好,我承受不起这个压力咯。”
尚国梁的妻子杨天秀是张家坪村的妇女主任,“两个人养两个娃娃,两个老人,日子紧巴巴的,但是还过得去。”
尚国梁曾是阿坝铝厂的工人,地震后四五个月,铝厂开始复工,但是辞了很多人,尚国梁也因此沦为临时工,“现在一个月只要去上三天班,拿300元钱,哪里够用呢?”打零工的收入不稳定,多的时候一个月能挣2000元,少的时候可能就这么300元。
小年当天,尚国梁还带着儿子去了岳父岳母家,“老人家想看看孩子,过年了。”尚玉淋今年11月跟随映秀小学的几百名学生去了俄罗斯,“他想把在俄罗斯的照片拿给外公外婆看看。”
青川
•何先通家
怀念“老婆”,送儿子读完大学
在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的祭奠台上,刻着“5•12”汶川大地震死难者的名字,其中有一个女性的名字“张发英”,而仅仅在两三米之外,有一个用木头搭成的简易小卖部,门前摆着黄色的菊花,还有纸钱、蜡烛和香,供来访者祭拜遇难者,一整套,共33元。
守着店铺,就像“老婆”在身旁
守着这个小店铺的,就是张发英的老公何先通。还有刚从成都读书放假在家的儿子何元凯。何先通黑瘦黑瘦,儿子斯文沉默。
就在小店铺的后面有一个用救灾帐篷加上几根木头几块木板改装成的屋子,里面有简易的床,锅碗瓢盆样样齐全。
他们在安置点有一个板房,但是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这里才算有点家的感觉。
尽管地震已过去大半年,何先通还是念念不忘自己的老婆。
他说,他和老婆今年都40岁了,老夫老妻,都是红光乡的,通过别人介绍认识,他们白手起家,老婆在家里养猪和打理加工面条的小生意,而他自己出去收废纸旧铜旧铁,卖到废品收购站,到了冬天的时候又下乡收老乡们腌制的腊肉,卖到平武。
他们夫妻十分恩爱,妻子非常疼他。结婚后,虽然他时常出去做点小生意,但无论多晚都会回家。有一次,他累了一整天,到了天黑才把事情干完,他也尽量往家里赶,但天黑了,骑着摩托车不好走,加上自己实在是太劳累了,就在路边的老乡家里住了一晚,因为手机没有电,就没有及时通知老婆。
老婆在家里等得很晚,以为他在外面遇到危险了,就租了两辆摩托车,沿途去寻找他。在半路上看见老乡门外停着他的摩托车就放心了,她叫醒主人致谢后自己先回家,想到老公太辛苦,就没有叫醒他,等到天亮了主人才告诉他老婆来找过他。
1987年儿子出生了。夫妻俩更加努力赚钱了,他们希望自己的儿子能考上大学,希望儿子能走另一条路,至少不会像他们那样过着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所以,他们非常重视儿子的教育。
因为夫妻恩爱,感情很好,他几乎没有外出打工的念头。但考虑到2007年儿子要考大学,仅靠在家乡做点小生意是维持不了的。
2006年,他未雨绸缪,就和家乡的几个亲戚一起去山西太原挖铁矿。妻子还是在家里养猪、养牛,以及经营加工业务。
外出打工,却闻噩耗传来
“5•12”地震后,由于打工的地方很偏僻,何先通没有及时知道情况,还是一个老乡看了电视说四川发生大地震,才马上往家里打电话,但是,一直没有人接听,心里异常着急,什么事情都不想做,只想立即回到家。
何先通说,他的父母在地震前就去世了,地震让他失去了妻子,还有弟弟和弟媳妇双双遇难,留下一个孤儿。
“亲人走得太突然了,出去打工的时候还是好好的一个家……”
对今后的打算,何先通说:“现在就是离开这里再出去打工,我还是非常挂念他们的,我现在只想在这里陪着他们,暂时还没有出去打工的念头。儿子失去了妈妈,我得用行动告诉他,还有一个好爸爸在,我得又当爸爸又当妈妈,继续送儿子上大学。”
听父亲讲述着母亲的事情,儿子很沉默,已经就读西华大学的何元凯,说没见到妈妈最后一面,还没兑现给妈妈的承诺,挣好多好多的钱让她过上好日子,他说会在春节前烧一叠纸钱给妈妈,让她在那头买新衣服。
他会好好读书,多学点技术,大学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让爸爸度过幸福的晚年。
■记者手记
人在家在
张蜀梅
敲最后这段文字的时候,已经是深夜3点,热闹的鞭炮声早已平息,万家灯火已变成星星点点。
虽然重回灾区仍然可以感受到灾难带给人们的震撼仍未完全消除,但是,我一连几天一直沉浸在北川县城的朱远平找到孩子的喜悦中,我替他感到由衷的高兴!
我们采访小组在三个城市采访三个家庭,仅仅是此次灾难中无数残破家庭中的个案,还有很多这样的家庭,家庭在8个月前经历了那次天灾的重创,变得残缺不全,虽然说时间可以减轻伤痛,但可以肯定地说,他们还会随时随地地触景伤情!
他们的生活被突然降临的灾难打破,收拾心情,收拾残局都需要时间。
也许,他们在灾后的第一个春节会感觉异常凄凉;也许,他们在灾后第一个春节的脚步有些紊乱;也许,他们在灾后第一个春节有些难以适从;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有的家庭会增加新的成员;也许,虽然时过境迁,但还有人会长情厮守。
不论如何,我们都得为他们祝福!
人在家在!
幸存的孩子正在长大,新的希望重新点燃。
人在家在!
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一个残破的家庭都将产生新的支撑点,每个幸存的人们都会变得沉着淡定!
专题撰文:本报记者张蜀梅赵佳月谢苗枫发自四川
摄影:王辉苏仕日杨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