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1月28日电(记者张乐、段菁菁)春节前启动的“彩虹行动”,针对浙江全省31个县(市、区)的5万农村低保家庭,一次性捐赠了5万台彩电,并免除了有线电视费。
与此同时,80多辆“文化大篷车”奔驰在浙江各地,为城乡百姓带去了艺术家们精彩的演出。
繁荣的春节文化市场,只是浙江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浙江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不仅顺应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为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文化之光照亮城乡低保 在浙江,占人口总数70%以上的农民,消费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还不到总量的30%,城乡文化发展不均衡。为填补城乡文化的鸿沟,浙江省每年安排不少于1亿元的专项资金补助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承载力。
“文化大篷车”所到之处,总能听见农民们的笑声。春节期间,浙江钱江浪花艺术团的80多辆“文化直通车”在温州、台州、金华、绍兴等地奔驰,将艺术家们的精彩演出带给农民。“流动图书车”来到了全省48个欠发达市、县,不仅带来了上千册的图书,同时还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无线网卡、宣传展板和投影仪。
与此同时,近年来,浙江还积极推动全省“千镇万村农民种文化”活动,县级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活动近5000次,乡镇文化站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活动近2万次,逐渐填补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间原有的鸿沟。
除此之外,浙江省还相继启动一系列“文化低保工程”,切实加强对贫困人员、老年人、外来务工人员、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
在杭州市2009年推出的第一项惠民政策——1亿元市民消费券的使用上,文化消费成为“主角”:杭城多条电影院线和影城消费一律半价,多家购书中心买书9.5折优惠,持券市民在市属剧院看专场演出还享有5折优惠,困难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问题迎刃而解。
文化产业成为财富之源 发展文化不仅仅只有投入。近年来,在浙江文化发展繁荣的探索之路上,“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最受追捧、最频繁被提及的词语。
拥有上百家“博库书城”的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有限公司,以资产为纽带,以市场为主体,推动出版单位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跻身中国出版业前列;由浙报集团下属三家都市报重组后形成的“钱江报系”,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强化报道与经营优势,成为国内规模较大、实力和竞争力很强的都市报方阵……
自2003年被列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以来,浙江在国内外鲜有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鼓励多种形式的探索和试验,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坚持一手抓公共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初步形成了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建设相互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联动发展的良好格局。
国有文化企业凤凰涅槃,民营文化企业也不甘示弱。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片荒山荒坡,到中国首个“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浙中小镇横店在短短十年中建起了近20个跨越千年时空、汇聚南北地域特色的影视拍摄基地,完成了500多部、18000余集影视剧的拍摄。同时,横店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的《宋城千古情》,连演14年长盛不衰,已累计接待观众千余万人次,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据统计,目前浙江省共有民营文化企业4万余家,从业人员50余万人,投资总规模达到230亿元以上,涉及影视、印刷、演艺娱乐、艺术品经营、旅游、广告、会展等10余个行业,并且形成了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民营文化龙头企业。
2008年,浙江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收入超过2000亿元。在这个经济的寒冬,浙江的文化产业挺立潮头,文化真正成为财富的源泉。
文化软实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浙江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486.9亿元,同比增长1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27元,同比增长10.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258元,同比增长12.0%。
这其中,文化的贡献不可埋没。2008年,在全球经济下滑的大形势下,浙江文化产业发展依然逆势上扬:2008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实现经贸展览洽谈成交额18.6亿元,比上届增长6.3%;第四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吸引了37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参与,近300家中外动漫企业参展,签约项目34个,总金额为48.85亿元人民币和2371万美元……
“人们正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其核心竞争是文化竞争,其终极竞争也是文化的竞争。”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一语中的。
(责任编辑:赵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