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手艺人 |
▲林爱幸展示用纸和建筑颜料做成的脸谱
吆喝 |
▲厚贵民吹糖人的手艺是祖传的 |
初一到初五走访京城各大庙会发现民间艺术表演寥寥无几
镜头找寻散落其间绝活 庙会“淘宝”民间绝活奇缺
牛年春节,京城各庙会人山人海,乍一看似乎古风依旧。可是,随着人流热热闹闹地挤进庙会后,却发现最有年味的民间绝活表演奇缺。
在著名的厂甸庙会,路两旁的正式摊位几乎没有一个属于民间艺人,有的只是在各种展销会上屡见不鲜的小商贩们。
地坛庙会只有京味叫卖艺术团一家民间艺术表演团体,其余零星的手艺人大都隐藏在了羊肉串的烟雾中。
龙潭庙会最痛快,干脆没安排任何民间艺人表演。
从初一到初五,我们走访了京城各大庙会,用镜头为您找寻散落其间的民间绝活,试图为读者找回失去的年味——
逛庙会淘绝活·脸谱
“用纸做重量轻,建筑颜料不掉色”
●民间艺人:林爱幸(40岁)
●走访地点:莲花池庙会
“我师傅双起翔是国家级的大师,脸谱做得特别好,而且他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一。”谈起师傅,林爱幸不无得意。
林爱幸做的脸谱在用料上也有自己的诀窍,材料是用纸浆和成的,画脸谱的颜料是建筑颜料。“用纸做重量轻,不怕摔、不怕磕。建筑颜料不掉色,特别适合小孩玩。”她说。
逛庙会淘绝活·老北京叫卖
“打断骨头,听见的都是叫卖声”
●民间艺人:张振元(72岁)
●走访地点:地坛庙会
老北京叫卖两年前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年过七旬的张振元因掌握284段老北京叫卖,被称为“京城叫卖真人”。
张振元的爷爷是卖粉条的,爸爸是箍桶匠,他11岁辍学后,便跟着大人走街串巷做小买卖养家。“打断骨头,听见的都是叫卖声!”他这样形容自己。
1992年退休后,张振元开始全心全意致力于振兴老北京叫卖艺术。他的叫卖表演有两个特点,一是“准”,二是“真”。
“准”指的是张振元发音标准、吐字清楚;“真”是说他的叫卖真实可信。“香菜、黄瓜、红辣椒,还有点嫩扁豆喂……”张振元说,“吆喝多了就假了,因为根本挑不动!”
▲张健海纯用面捏出满身花纹的老虎
逛庙会淘绝活·吹糖人
“我16岁和我爸学的手艺”
●民间艺人:厚贵民(29岁)
●走访地点:世纪坛庙会
厚贵民揪下一团冒着热气的麦芽糖,连吹带捏,不出半分钟,一只大肚肥猪便做好了。路过的小朋友见了,立马缠着大人买糖人。
厚贵民一家是地道的山东农民,吹糖人的功夫是祖传的。他记得从爷爷那辈起,冬天没有农活可干时,便靠吹糖人讨生活,“我16岁和我爸学的手艺,后来就一直干这个。”
厚贵民说,麦芽糖的热度只能保持1分钟左右,所以吹糖人要求速度,这也决定了糖人的造型不可能太复杂。至于吹得惟妙惟肖的秘诀,他笑着说:“每天练呗。”
逛庙会淘绝活·捏面人
“这样的老虎只有我会捏”
●民间艺人:张健海(43岁)
●走访地点:世纪坛庙会
张健海下岗后,从福建老家来到北京,重捡起儿时和叔伯们学会的手艺——捏面人。转眼10年过去了,他已经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捏小龙最快,三分钟搞定;捏孙悟空最慢,得20分钟。”张健海说,南北方的面人手艺特点不同,他们南方多以捏生肖、卡通人物见长,北方则擅长捏人物肖像。
“肖像比我捏得好的人很多,但生肖我还是很自信的。”张健海说,“全北京,这样的老虎只有我会捏。”
原来,张健海能不用画笔,纯用面捏出满身花纹的老虎来。曾经有位日本客人打赌张健海捏的老虎用笔加工过,张健海马上现场重捏。
日本客人没等他捏完便服了,还放下50元钱买走了之前他捏的老虎。
逛庙会淘绝活·皮影
“10年来没放下过皮影”
●民间艺人:王忠博(29岁)
●走访地点:莲花池庙会
“10年来没放下过皮影。”王忠博说,当年自己19岁,在辽宁老家看到“路家班”继承人路海的皮影教学,便踏上了学艺之路。
王忠博指着面前已经制成的皮影人物说:“像这种比较复杂的,做一个大约要2天。如果是简单的,一个多小时就能做好,我现在就可以做。”他边说边示范起来。
王忠博的皮影是有些新意的。普通的皮影只是一张牛皮或驴皮,雕刻完了就完了。而他给皮影上了颜色,花花绿绿的颜色涂在用牛皮制作的皮影上,看上去人物鲜活了很多,也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
本版撰文/记者邵靖实习生周萌本版摄影/记者林晖邵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