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春晚“没人敢播无意再搞”
早报记者 李懿 综合新华社报道
从去年开始闹得沸沸扬扬的山寨版春晚,并未按计划顺利在大年三十晚上直播,其录播视频虽然遭到不少批评声,但也得到了部分网友的认可。
《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王小峰就曾在接受采访时评价,也许山寨版春晚简单、粗糙,舞台效果不尽如人意,演员可能不专业,但那是自由的、民间味儿十足的。“我相信民间智慧一定会比精英智慧更有吸引力,民众对快乐的追求一定比精英对教化的追求更精彩。”他说。虽然山寨春晚导演老孟曾对于明年是否还会举办第二届山寨春晚时回应如果没有人敢播放自己举办的春晚,再发起也没有太大意义,但可以肯定的是,山寨春晚作为山寨文化中受到最多关注的一种正在提醒着大家,草根性、大众化的山寨文化开始被越来越多人接受。
平民气息浓厚的嘉年华
北京市九华山庄的“山寨春晚”演出现场。一阵热闹的锣鼓声和舞狮子过后,被媒体和大众关注的“山寨春晚”在大年三十21时零9分,通过澳亚卫视和一些网络媒体直播。
整个“山寨春晚”,从主持人到100多名演员全部来自普通百姓,没有一个大腕儿、明星。3个多小时的演出分别由小品、歌舞表演、民间绝活等节目组成。这台“山寨春晚”尽管无法与正版春晚相提并论,但这个面向广大网民的晚会还是吸引了足够人的关注。一些看了这台晚会的观众表示认可。该节目评论员指出,从2008年的“山寨手机”到“山寨明星”,再到“山寨春晚”,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山寨春晚”发起人老孟说:“一些平民百姓很有想法,很有志向,或者是在文艺方面也有梦想,但他们找不到自己的舞台,或者说他们不一定能挤上那个大舞台。而这儿至少给他们又提供了一个舞台。所有的演员自己掏车费,自己准备道具,有些道具弄到北京来很费事的,是自己想办法运来的,又没有工资,就是觉得这个事情很有意义,他们才会来做的。”
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李宗桂指出,“山寨春晚”受到追捧,一个很大的因素是它满足了一部分人文化消费的需求。
满足群众文化参与
靠拢主流文化
1月18日,被网民冠以“山寨春晚”第一人的老孟带着山寨剧组成员,来到北京西客站迎接从四川阿坝茂县赶来参加“山寨春晚”演出的27位农民。他们穿着羌族服饰,一走出站台就引起了众人的关注。
老孟介绍说,这些人穿的衣服大多是社会上捐赠的,有的乐器是从地震废墟里刨出来的。他们来表演节目是次要的,主要是想通过“山寨春晚”表达一个愿望:感谢北京人民,感谢全国人民,感谢各国人民给予地震灾区的救援,他们是来感恩的。事实上,四川阿坝茂县这个村子里的人,迄今还住在国家提供的板房里。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当他们得知有“山寨春晚”这样一个舞台,能让他们将自己积蓄很久的一种感情释放出来,他们宁愿借路费也要从遥远的阿坝山区赶来参与。
该节目评论员认为,把感恩内容放到晚会上是很典型的山寨,大家知道这是在模仿一些电视台的表现手法,表明“山寨春晚”也在悄然向主流文化靠拢。这里牵涉到山寨文化一个核心的东西,那就是在满足人们的娱乐以及参与愿望的同时,也想表现具有文化意味的东西,这才是今后应当继续弘扬的。
俗文化也需不断创新
面对“山寨春晚”的流行,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争议。一些学者对“山寨春晚”、山寨文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说,春晚已经成为中国一个文化符号,有很强的生命力,吸引着数以亿计的观众。所谓“山寨春晚”,实际上也就是演出,并没有什么创意。
“山寨春晚”发起人老孟说,由于自己过年不回家感到寂寞而引发的创意,如今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远远超出了他的初衷。他表示:“如今认识了这么多人,结交了这么多朋友,又有这么多人支持我的活动,说明我的创意是成功的。”
该节目评论员认为,当今时代,从科技到文化,都讲究“自主创新”,只有创新的知识才是力量。对于“山寨春晚”甚至山寨文化来说,只讲模仿、复制是不行的。其实,在大众文化的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创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