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GDP为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9%经济增长率在全球经济中可以说是一枝独秀。2009年,中国经济形势究竟如何,能否实现8%的增速,这些都引起了海内外的极大关注。
中国金融高官近期也纷纷发声,表示对中国经济未来充满信心。
2008年,中国经济在困难中保持了9%的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20%。中国统计局长马建堂用16个字评价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较快、价格回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全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四季度增长6.8%,增幅放缓。第四季度,GDP增速虽然急转直下,但是,12月份货币信贷、消费、投资、出口、工业生产等方面,开始显露一些积极的变化。对此,马建堂坦言:过去一年中国经济“非常不容易”,在先后经历了几场严重自然灾害、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蔓延和持续、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等复杂严峻的局面后,仍然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
中国宏观政策调整初见成效 “三驾马车”出现好势头。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国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8年12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同比增长17.4%,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代表的消费实际增长在加快;投资也出现了一些好势头。去年全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5%,比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同时,投资结构有所优化,特别是投资者的信心出现了反弹;进出口也开始出现一些积极变化的苗头。去年11月份,中国进出口从10月份同比增长17.6%急速下降到负9%,12月份为负增长11.1%,增速陡降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此外,12月份中国整体出口为负增长2.8%,但受出口政策调整影响的商品出口却增长4.8%。这意味着,中国的出口政策开始显现成效。
货币政策开始显现积极效果。从货币信贷来看,2008年12月末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幅在连续6个月回落之后强劲反弹,比11月末高出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也终止了连续7个月的回落态势,12月末增速比11月末加快2.3个百分点。12月当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7718亿,同比多增7233亿。马建堂表示,这三个数据意味着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正在开始显现积极的效果。
扩内需措施初见成果,工业增加值增速回暖。工业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连续回落,10月、11月两个月回落幅度明显。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十二月出现小幅回升。中央扩内需、保增长一系列政策措施已初见成果,钢铁、汽车、化工等行业生产经营都出现一些回暖迹象。
2009年中国经济前景如何? 对于2009年中国经济前景,中国统计局长马建堂在发布会上曾表示,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总体格局,并没有因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而打破和消除。首先,科学技术、科技创新这些基本要素,在经济下行阶段恰恰能够形成“创新的温床”;第二,金融危机不会改变中国城镇化、工业化的大趋势,中国人民群众渴望过上好日子的强大需求,会推动中国经济加快前进。第三,中国经济的供给能力不断增强,产业体系比较完整,有七八亿劳动力、20多万亿元的居民储蓄,基础设施在不断改进。庞大的需求和强有力的、日趋完善的供给结合在一起,结果就是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中国统计局的总经济师姚景源也表示,下半年中国经济就能走出下行的空间,走到一个平稳增长的状况。姚景源表示,中国经济今年上半年还会面临严峻的困难和挑战局面,但下半年我们会走到一个新的增长或者叫做平稳增长的状况。
此外,在国家统计局发布2008年经济数据后,多数专家都表示,这些数据已经呈现出一些好的变化,中国经济最坏时期或已过去。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预测,2009年全年为9.2%;2008年全年CPI上涨6.0%,2009年上涨2.2%。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也乐观预计,今年GDP增长可能达到9%左右。从各地来看,地方大多数把今年GDP增长定在9%以上,假设外部条件不变,全年“保八争九”的可能性非常大。
有专家指出,2008年GDP增长呈现明显的“前高后低”格局,今年也将相应地出现“前低后高”走势。更何况,考虑到近一个月以来中央高密度、强力度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在经过一段时期准备之后,最迟今年第二季度就将基本落在具体项目之上,第三季度开始就将明显见效。以此看来,2009年的经济运行中尽管依然存在着不少变数,但是走出一个明显V型反转的判断基本上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金融高官力挺“V型”走势 经济学领域常用U型、V型、L型来描述经济增长的轨迹。U型增长比V型增长处于底部的时间稍长。L型增长,是指因内需无法得到激发,导致国内产能找不到出路,从而陷入较为长期的低谷或增长较为缓慢。
对于中国经济的走势,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日前表示,目前,全球金融危机仍在继续发展,实体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开始下滑。其中G-3(美、欧、日)经济将陷入“L型”衰退,中国经济则可能出现“V型”调整。对于中国所面临的困难,朱民则显得信心十足。朱民表示,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直接影响较小,中国的金融机构保持着较高的盈利增长和健康的监管指标。中国保持着健康的财政状况,社会负债水平低。人民币汇率也保持着稳定,通胀压力降低,货币风险控制较好。
朱民表示,金融危机虽不会对中国带来实质性的冲击,但随着西方国家的经济深度衰退,中国在今后4个季度将会有较大调整,2009年经济增长可能在7%-8%之间。”中国经济需要以积极的政策措施应对“L型”衰退的外部环境,能否“V型”转折也面临着巨大的结构调整风险,关键仍然在于政策选择。有利的是,中国政府及时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政策,这使得中国经济有望在2009年下半年开始反弹,重现活力。
根据中国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多数经济专家认为,从去年全年尤其是12月份的经济状况看,中国经济可望在今年不久的将来出现一个由低点向恢复的转折,并逐渐趋稳回升。中国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认为,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总体格局没有变;城镇化、工业化将继续推动中国经济加快前进。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农业人口占很大比例,他们的需求仍然会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此外,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变。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中国的供给能力不断增强,产业体系比较完整,基础设施在不断改进。中国有七八亿的劳动力、20多万亿元的居民储蓄。姚景源说,“庞大的需求和强有力的、日趋完善的供给结合在一起,将决定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面对大起大落的数据,面对尚未见底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展望2009年中国经济时,中国统计局长马建堂给出的答案是,“我对今年中国经济发展充满信心”,“我们应该有信心,率先走出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
马建堂表示,信心来自于三个方面:第一来自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总体格局没有变,并没有因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而打破和消除。第二来自推动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深层因素没有变。第三来自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变。此外,对2009年中国经济的信心,还来自于对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以及宏观调控政策有信心。
(责任编辑:郑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