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炮兵某旅技术二营测试一连一排副连职排长陈大桂,男,羌族,1982年11月出生,2001年9月入伍,2005年6月毕业于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大学文化,中尉军衔。先后参加8次重大训练演习任务,指挥测试数十枚导弹,荣立三等功1次。
在“5?12”特大地震中,正在家休假的陈大桂,舍生忘死救出11名少数民族群众后,与奶奶、父母、妻子杨欢和4位未被救出的村民不幸被滑塌的山体掩埋,壮烈牺牲。他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少数民族基层党员干部对党忠诚、民族团结的壮丽凯歌。
一、一心向党,做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者 陈大桂出生在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一个偏僻羌族村寨,家乡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贫困落后的经济状况形成了强烈反差,使他从小就立志勤奋学习,用知识和能力改变家乡贫困落后的面貌。走出大山赴北川求学,陈大桂从羌族人民跟党奋斗的历史和改革开放给家乡带来的发展变化中,逐步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感情。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和人民奉献牺牲、为民族团结进步贡献力量成为他人生的崇高追求。高三毕业前,他从1400多名同学中脱颖而出,成为北川中学首批入党的3名学生党员之一。上军校时,他是学员队党支部组织委员。分配到部队,他是连队的党支部委员,多次被评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先进个人,2007年3月光荣当选为旅党代会代表。
进了党的门,一生跟党走。陈大桂不仅躬身践行对党的承诺,还自觉把向少数民族群众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他每次探亲休假都坚持走羌寨、串农户,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制作发放党的创新理论知识手册,向羌寨群众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惠农措施,为家乡人民致富出谋划策。党的十七大召开后,陈大桂及时收集整理最新学习资料,把群众运用党的政策创业致富的故事汇编成册,寄给村里群众,并想方设法将抽象的理论通俗化、口语化,编成顺口溜、小故事,把重点难点问题标注出来,便于村民了解掌握党的方针政策。今年5月,陈大桂刚回家休假时,一位少数民族老人不解地说:“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民族信仰就行了,何必还要信仰共产党?”陈大桂联系大量身边事实,向他讲清少数民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真正走上幸福道路、过上幸福生活的道理,使老人改变了原来的一些看法。
二、精武砺剑,做维护祖国统一的捍卫者 陈大桂从小就对军营充满向往。刚上小学时,邻居阿姨送给陈大桂一顶旧军帽,他爱不释手,经常戴着向同学们炫耀,立志长大当一名解放军。高中毕业时,他毅然携笔从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战略导弹部队高等学府——第二炮兵工程学院。从此,陈大桂自觉把忠诚履行使命作为捍卫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最佳平台,不断坚定矢志军营、枕戈砺剑的理想信念。在校期间,他刻苦学习、勤奋钻研,一有时间就呆在教室、实验室或图书馆里学习功课,44门功课全部首考通过,多次被评为优秀学员。2005年7月军校毕业,陈大桂主动要求到条件最艰苦、任务最繁重的作战部队工作,并如愿成为一名新型导弹的“把脉人”。为尽快适应连队情况,胜任本职工作,他每天定下计划,刻苦钻研导弹专业技术,难题不解决不罢休,任务不完成不睡觉,在军事斗争准备实践中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素质。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艰苦努力,他通读了20多本专业教材,熟练掌握了10多个不同岗位的指挥操作技能,在同批毕业的干部中第一个成长为导弹测试操作指挥长、第一个考核评定为导弹测试一级技术能手、第一个因工作表现突出荣立三等功。
陈大桂把使命看得比天高,把职责看得比山重。他始终怀着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以临战的姿态、打仗的要求和实战的标准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战备值班,他主动放弃休假坚守在本职岗位上,两次推迟婚期,今年春节动员未婚妻到部队参加了集体婚礼;发射演练,他第一个向连队党支部递交请战书;抗冰救灾,他带领党员突击队始终冲锋在前。在部队工作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参加了7次重大训练演习任务,参与了数十枚(次)战斗弹的测试,由他组织把关测试的导弹全部发射成功,由他亲手编写的3本8万多字的某新型导弹测试规程被二炮定为训练教材,参与改进完善的某导弹武器系统测试软件受到航天部专家的好评。
三、诚实做事,做促进民族团结的推动者 陈大桂懂得,作为少数民族青年军人,不仅要当履行使命的先锋战士,更要成为促进民族团结的忠实推动者。针对部分村民对羌族风俗习惯和汉族文化传统知之不深的实际,陈大桂一方面利用回家休假等机会向少数民族群众宣传羌族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倡导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利用在外学习工作的便利条件,收集整理汉族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精髓带给家乡少数民族群众,大大促进了羌汉民族相互了解和羌汉文化交织互融。陈大桂热心传播羌族文化,无论是在家乡上学还是入伍到部队,他经常编排一些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在文艺会演、军民联欢等活动中展示。1996年羌历年北川、汶川、理县、茂县四县民委和教育局举办群众联欢活动,上高中的陈大桂参加小刀队表演,荣获了一等奖。
陈大桂注重从小事做起,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的事做细做实。陈山村有一家汉族村民与一家羌族村民常为生活琐事发生矛盾,陈大桂便利用回家休假的时机劝诫双方,使两家人逐渐解开心结,最终成为一对文明村民。在部队,陈大桂积极向少数民族官兵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他们思想文化水平和辨别是非能力。今年3月14日,西藏拉萨发生打砸抢烧暴力事件,一些官兵对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产生担忧。陈大桂主动联系实际,介绍民族文化背景和少数民族同胞拥护党的政策、维护社会稳定的真诚态度,使官兵充分认识到,参加打砸抢烧暴力事件的只是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从而消除了思想疑虑。陈大桂坚持把帮助少数民族官兵成长进步当作份内事,全营21名少数民族官兵,陈大桂张口就能说出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和家庭情况,并关注他们的思想心理变化,跟踪做好思想工作。来自湖南湘西土家族的三级士官全占孟,平时性格倔强,爱与战友发生争执,少数官兵对他有意见。陈大桂主动找全占孟谈心聊天,教他与人交往常识,勉励他以过硬的能力素质和优异的成绩赢得大家的认可。在他的帮助下,小全改正缺点,刻苦训练,成长为连队的技术能手,还当上了思想骨干和心理疏导员。
四、真情为民,做服务少数民族的实践者 身为一名少数民族基层党员干部,陈大桂始终以真心真情关心着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上军校后,陈大桂每月都打电话询问村里有关情况,每次回家都带回科学种田、种植养殖、科技致富等最新信息资料,帮助大家联系结对帮扶,为少数民族群众致富出谋划策。一次回家探亲,陈大桂得知附近永平乡不少汉族群众因地制宜种植绿色蔬菜、发展绿色农业,很快走上致富之路的事情后,他立即把汉族群众的经验做法收集整理出来,提供给村里羌族群众学习,还通过个人关系为他们牵线搭桥结成对子,使羌汉群众互补有无、共同致富。陈大桂家中困难,但他省吃俭用,每年资助6名贫困小学生每人100元学费,没有时间回家探亲,就把钱寄给孩子父母转交。
养猪、种药材是陈山村少数民族群众主要农副业生产项目。过去因不通公路,这些药材只能靠村民肩扛背驮运到10多公里外的镇上去卖,人均年收入长期在1000元的低水平徘徊。陈大桂一次次动员村干部和村民,下决心投资修路,终于在2006年底修通。这条泥土公路在群众脱贫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人均收入就翻了两番。今年5月初,回家休假的陈大桂看到家乡旅游资源丰富,又主动找到村干部一起商量,通过扩修公路、种植果树、兴办农家乐等途径开发“羌寨特色旅游”,带动家乡经济发展,并明确表示自己将竭尽所能捐资修路。
五、危难时刻,做民族群众生命和利益的维护者 陈大桂在危难关头总是冲在前面。从军7年,他曾3次在他人面临危险时挺身而出。5月12日,回家休假的陈大桂请人整修房屋,准备4天后按当地风俗补办婚宴。14时28分,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在场的修房人员和附近村民慌乱地跑向东北侧的开阔地。此时,山上整片树林发生移动,地面开裂隆起。惊恐的村民不知所措,哭天喊地向他跑来。陈大桂指着西南方向焦急地大喊:“这里不安全,快向那边跑!”村民们刚跑出10多米,一条宽约1.2米、深约1.5米的水沟挡住了逃生之路。这条水沟平时上面有一块水泥板可以通过,地震后被震断,本算不了什么的水沟却成了村民难以跨越的生死之沟。陈大桂的家人因为照顾80多岁的奶奶落在了后面,母亲也在叫“大娃大娃”。陈大桂顾不上家人,迅速站到水沟旁,一个接一个连推加拽地将就近的群众推到对面,有一个老人和妇女惊吓中迈不动脚步,陈大桂迅速把他们抱过去。村民陈言庆说:“你不走,我也不走!”陈大桂来不及回答,用力一把将他推过沟去。眼看泥石流袭来,陈大桂大喊着“快、快”却没有离开,依然在救助他人。当第11个被救者、村主任桂平邦刚跑出几米远,巨大的山体夹杂着泥浆、巨石轰然而下,陈大桂与他的奶奶、父母、妻子和4位未救出的村民不幸被泥石流掩埋。陈大桂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军队服务人民的优良传统,维护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生命安全和根本利益!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责任编辑: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