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02-02 03:16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洪洞走亲习俗”“大槐树祭祖习俗”“洪洞道情”赫然在列。
在此次“申遗”成功的全省64个项目中,洪洞独占3项,令人惊羡不已。这是洪洞文化建设征程上挖掘、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最新成果。
近年,洪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调整发展思路,拓展发展空间。特别是在建设“文化洪洞”和“重振洪洞雄风”的进程中,他们依靠文化的力量,着力从资源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向,把人文资源优势转化为新的竞争优势,启动了“文化强县”这台能量巨大的发动机,从建设全国文化旅游名县入手提升文化软实力。
“从县到乡(镇)、从乡(镇)到村,大家都看到了文化建设在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都在下功夫做文化的文章,这是洪洞目前最大的特点。”洪洞县委书记陈玉士如是说。
洪洞文化大引擎,带来文化产业大发展 从1990年开始,洪洞连续成功地举办了18届“中国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尤其是近两届,一届比一届红火,一届比一届精彩。去年的祭祖节则突出“寻根文化”“乡土文化”这一主题,使寻根亲人倍感亲近、亲切,进一步增强了古槐后裔对故乡的亲和力和认同感。
县长段新称,洪洞正以文化产业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使文化成为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支撑和杠杆。
县上投资1500多万元,先后完成大槐树公园西街、县城至历山、乾元山等景点道路改扩建工程,相继开发和建设了皋陶祠、历山舜庙、侯村女娲陵寝等十大人文景观,助推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全面步入发展快车道。
洪洞县还把培植根祖品牌积极拓展到相关行业。威风锣鼓是尧舜时起源于该县甘亭镇羊獬村的传统艺术,现今,已由当初的祭祀仪仗演出演变为庆典和民间社火表演形式。县上通过成立威风锣鼓协会,使威风锣鼓迅速走向产业化的发展轨道。
甘亭镇甘亭村的芦金保,十多年前从一支威风锣鼓演出队起家,现已发展到有演出队、教练团、锣鼓器材和锣鼓表演服装厂的综合文化团体。该演出队,先后参与了《龙城正月》《八千里路云和月》等电影、电视片的拍摄。目前,全县有117支威风锣鼓队,其中,有18支威风锣鼓专业演出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从业人员达8000多人,年综合经济收入逾1500万元。
2007年,洪洞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亿多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2%,成为洪洞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洪洞文化大引擎,促进群众文化大繁荣 一个地区的群众文化、民办文化、民俗文化越丰富,越发达,越容易催生文化产业的形成和壮大。基于这一认识,洪洞县认真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力推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洪洞县先后投资2500多万元,对县文体活动中心和飞虹影剧院等文化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修整。16个乡镇文化站、100个农村文化大院被列为洪洞县2008年百项重点工程之一。实现乡镇有文化站、中心村有文化院,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初步形成以文化馆为龙头,以文化站为纽带,以文化大院为基础,以个体文化户为补充的四级群众文化网络,形成强势文化发展平台。
县委宣传部长晋廷瑞告诉记者,在洪洞文化战线上活跃着三支中坚力量,即县文化馆、县文联18个协会和县老年文化团体,形成了一支拥有5000多人的文艺骨干队伍,在各个领域为推进全县的文化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近年,洪洞先后举办了近百场大型文艺晚会,5届威风锣鼓大赛,32次大型书画展、创作展出书画作品8000余幅,编辑出版洪洞文化系列丛书200余本(套),为洪洞人民奉献了一道道丰盛的文化大餐,亮点纷呈,可圈可点。
在建设文化洪洞的进程中,民间文化也迎来了焕发生机的春天。
风正劲,帆已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洪洞正高扬打造文化旅游名县的大旗,一路凯歌,奋勇前行。
本报记者杨木林 张临山 本报通讯员孔小平 郭建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