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的农民工王建通过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拿到了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普工的推荐介绍信。本报记者 李剑平摄 |
农民工需求信息免费发布该多好
“跑了一圈儿又回到原地。”今天,在杭州市工业经济强区萧山区的劳动力市场再次碰面时,河南杞县的小苏有点难为情。1月31日,一张59元的车票,把他从河南兰考带到了浙江杭州。
2008年高中毕业后,小苏在北京做了4个月的保安,因为感觉没有发展前途,春节一过,他只身下江南。此前,个人没有过多打听浙江方面的用工需求,只是冲着课本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卷起铺盖就来了。
在火车上,稚气未脱的他碰到了一个“朋友”——邻座的旅客。两人凭着一张地图来到了杭州市萧山区劳动力市场找工作。在市场转了一圈儿看没什么希望后,就与一面之交的“朋友”坐摩的去萧山各个工业园区碰运气,希望找到东家。结果奔波一天,他今天又回到了劳动力市场继续找工作。
安徽省郎溪县的农民工陈和平、云南省马龙县的农民工李旦都是听人说浙江杭州好找工作就拔脚出发。来到杭州后发现这里并非“人间天堂”,相反自己的盲目出行给找工作带来不少困惑。
农民工的需求信息不对称
“明明是900元/月的工资、企业招5名员工,到了民办中介机构却说成1200元/月,招10人”。当农民工拿着介绍信去企业报到发现差异不签约时,50元的中介服务费最多能退45元,其中5元信息费是不退的。河南淮滨县的农民工贾述强说起此事就一肚子怨气。他为此付了不少“学费”,找工作不光需要来回路费,而且时间成本也不菲。
这类中介服务看似平常,其实有不少“猫儿腻”。贾述强说,个别中介机构与企业相互串通,这边不断地压低工资待遇,让来应聘的农民工放弃签约,那边则不断地有空岗位介绍农民工前来应聘,签约成功收费50元,不成功,5元信息费少不了。“赢家总是中介机构,承担损失的总是农民工”。
家住在劳动力市场附近、第一份工作也是通过中介机构介绍的朱元金说,现在的劳动力市场鱼目混珠。他讲述了亲眼看见的一幕,一名小老板到劳动力市场想招5个员工,结果一同跟去了10余人,其他没有被聘用的农民工就找老板要一天的工资,因为“你担误了我一天的工夫就得付工钱”,否则就拳脚相加、暴力相见。
从此,朱元金对劳动力市场的农民工印象不好。“大部分农民工是真心想找工作的,但游手好闲者也不在少数,天天泡在市场里混”。他说,一旦上述现象出现多了,企业老板也不敢轻易到劳动力市场来现场招工。
在采访现场,不少农民工说,劳动力市场是一个他们既怕去又不得不去的地方。“去了怕给职介所交了钱找不到工作,不去那里人生地不熟又能去哪里?”
正当他们在劳动力市场徘徊时,杭州火车站到站旅客猛增的消息又加剧了他们的恐慌。出站口跳动的电子屏显示,客流主要集中来自贵阳、南昌、阜阳、郑州、武昌等劳动力输出大省的重点车站。这些客流出站后主要流向杭州周边地区的工业企业与人才、劳动力市场。
取消农民工中介服务费呼声渐高
一见有政府官员来到现场,在萧山区劳动力市场找工作的农民工就不断咨询:“中介服务费什么时候可以免收或减半?”目前,长三角部分城市或区级劳动力市场的中介服务费在20元至50元不等。
在全球金融危机、国内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用工减少,农民工找工作难的背景下,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费的收费成为不少农民工关注的热点。他们反映:“在收入来源根本没有保障的情况下,还得先付一笔费用,这不合情理。”
杭州市萧山区就业服务处的有关人士接受采访时,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弊端与成因。企事业单位到人才市场、网站设摊招聘或发布人才需求信息是需要付费的,大中专毕业生入场应聘则是免费的。劳动力市场恰恰相反,企业免费发布信息与招聘员工,农民工求职则需向职业所交中介服务费。这是由于公共就业服务与民办职介所混在一起的制度设置原因所致。
为了避免“黑中介”坑害农民工权益,行政主管部门一般要求民办职业介绍所进入劳动力市场统一规范管理,且以民办职介所为主体。部分地方主管部门曾考虑这部分中介服务费由企业承担,此举在经济困难时期与减轻企业负担背道而驰,难以实施。若是全部由政府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来承担农民工就业服务,又存在一个效率低下的问题。民办职业介绍所收取的服务费是落入自己的“口袋”,他们干劲大、热情高,想方设法捕捉就业市场需求信息。这是公共就业服务平台难以企及的地方。但是,向劳动力市场的农民工收取中介服务费,无形中增加了他们找工作的成本。
为农民工找工作的中介服务应由政府“填单”的呼声日益高涨。以杭州市萧山区劳动力市场为例,城市登记在册的失业人员通过劳动力市场重新找到工作免收中介费,民办职业所的这部分中介服务费由政府进行补贴。
有关人士指出,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应面向所有的劳动者提供服务。现在不少城市就业服务平台主要面向城镇失业人员、辖区内的农民工,根本没有把外来农民工纳入统筹规划范围之内。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这块“短板”必须引起重视。千万不能把外来农民工看作是产业工人的支柱,城镇化的负担。
缺少权威发布,有序引导,返城农民工就容易盲目流动,找不到工作。目前,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省市一级,都缺乏地方农民工需求信息的权威性发布。浙江有关方面负责人建议,可以借鉴前两年“民工荒”时钱江晚报、都市快报定期免费发布用工需求的做法,以省或地级市为主体,定期免费发布当地农民工的需求信息,切实破解返城农民工找工作难的难题。
本报杭州2月1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