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是必备三大件,名目繁多的人情往来、泡吧、同男(女)友畅游祖国的大好河山……”有人说,今天的大学校园已经告别了寒窗时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丝毫不逊于白领阶层。那么,大学生的实际消费水平到底如何?
来自某网新闻中心的一项调查发现(6277名大学生参与),大学生适度性消费居多,过度消费属于少数现象。
49.2%的大学生每月花销在500~1000元,29.5%的大学生每月花销在500元以下,18.4%的大学生生活费超过了1000元。参加此次调查的大学生中,43.8%的人来自中小城镇,41.3%的人家在农村,14.9%的人来自大城市。
“花钱最多的地方当然是伙食,不过食堂价格一直在"缓慢爬升",从我2007年上大一开始,基本是开一次学涨一次饭价,每学期末给学校反映问题,食堂价格肯定是第一个,不过反映了也白搭。现在经济形势不好,下学期伙食价格不会涨了吧?”天津市某高校大学生白雪说。
调查显示,56.2%的大学生开销最大的项目是伙食费,52.4%的大学生每月的伙食费用在300~500元。82.4%的大学生生活费是靠家提供,只有13.0%的大学生靠打工赚取,1.4%的大学生靠自己投资赚取。
值得注意的是,16.4%的人每月生活开销占到家庭月收入的一半,占到三分之一的人有27.7%,29.8%的人回答是五分之一,19.3%的人回答是十分之一。
中国农业大学辅导员老师张生说:“大学生消费也是民生问题,大学生几乎是纯消费群体,花销过大会使一些家庭背上过重的负担,伙食是学生花钱最大一块,伙食价格和学生的利益直接相关,学生应该参与到学校食堂管理中来,包括伙食定价。”
“除了少部分家里富裕的同学花钱大手大脚,我们大部分认花钱还是比较理性的,自己不赚钱嘛,花钱太厉害爸妈就是不说什么自己心里也过意不去。”上海交通大学学生贾中跃说,他周围也有不少花钱没计划的同学,“这部分人常见的有三种,一种是"月光",前半月富翁,后半月乞丐;另一种是"为伊消得人憔悴",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还有天天吃泡面攒钱买数码产品的;第三种是"信用卡四五张、债主一大帮",属于拆东墙补西墙。”
调查显示,65.6%的人认为自己属于消费适度型,“量入为出,不太重视储蓄,有时会冲动消费或过度消费”,23.7%的人认为自己属于消费保守型,“勤俭节约,重视储蓄,从未冲动消费或过度消费”,10.8%的人认为自己属于消费超前型,“从不储蓄,花明天的钱,做今天的事,常有透支现象”。
除了伙食费,调查显示,13.2%的大学生每月花销最多的是购物(服装、饰品、电子数码产品等);9.4%的大学生花销最多的是娱乐(休闲、健身、旅游、娱乐等);7.2%的大学生花销最多的是用于“交际、恋爱”的费用,4.9%的大学生花销最多的是学习费用(书籍、考试报名费用等)。其中,14.1%的大学生每月购买衣服、鞋帽的费用为200~500元,14.4%的大学生每月用于朋友交际、恋爱的费用为200~500元。
“以前花钱手大,给我妈打电话,她都形成条件反射了,第一句肯定是"又没钱了吧"。我这学期专门买个本,看看平时钱都花哪儿了。仔细一查花销,花钱多的地方就是请客吃饭、买MP4、还有十一出去旅游,把这些费用去掉,一个月500元左右属于正常消费。”为了改掉自己乱花钱的毛病,郑州大学大二学生郑海潮整整记了一学期的“日常花销一览”,“建议乱花钱的同学学我,多记账,慢慢就花钱有计划了。”
(责任编辑: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