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肖子牛,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张培群做客新华网。新华网 张龙 摄
2009年2月2日,农业部与中国气象局紧急会商近期天气情况、分析旱情形势,认为未来10天北方大部仍无有效降雨,华北、黄淮等北方旱区大部降水仍将持续偏少,旱情形势严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对当前抗旱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把抗大旱、促春管、夺丰收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最紧迫的任务,坚决打好抗旱保春管这场硬仗,力争夏粮获得好收成。
那么全国总体干旱形势到底如何?发生大面积持续性干旱原因何在?这样的干旱气候还将持续多久?如何有效地做好抗旱保春工作?针对这一系列问题,2月3日,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肖子牛,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张培群做客新华网,为广大网友解答这些疑问。
目前干旱形势非常严峻 华北、黄淮等地为重旱区 主持人:去年入冬以来中国北方地区遭遇了严重干旱,尤其在像河南、安徽淮河以北等地出现了特大旱情,包括北京,在我的印象中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降水了,那目前全国总体干旱形势如何?还请肖主任来谈谈吧。
肖子牛:今年干旱的形势非常严峻,应该说从去年11月份以来,基本上我国北方地区都没有降水,整体的平均温度偏高,造成了大面积的干旱。部分地区出现特旱,现在的旱情还在继续发展。根据最近的预测,比较大的降水现在还没有出现的迹象。
虽然2月2日开始部分地区有些降水,2月7号到9号还有一次降水过程,但是降水量都比较小,很难根本性的缓解旱情。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关注旱情的持续。此次旱情给农业生产,特别是北方小麦的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由于长期缺水干旱,部分麦苗已经出现了枯死的现象。土壤墒情降低,麦苗返青率有所降低,抗冷性也有所降低。未来如果有冷空气发生会产生冻害,与干旱叠加会有双重影响,所以危害较大。
主持人:干旱主要集中在哪些区域?
肖子牛:重旱区和特旱区主要是在华北、黄淮以及西北地区东部等地。此外,在青藏高原,比如西藏中南部和东南部以及四川西部、云南西部等地旱情现在也有所加剧。
此次旱情历史罕见 持续时间长 影响面积广 主持人:与历史同期相比,这次出现的大旱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呢?
肖子牛:这次的旱情比较严重,也是罕见的。主要是由于它的持续时间比较长;第二个特点就是范围较广、影响面积较广。
比如河南受旱面积已经达到500多万公顷,涉及面很大。与历史资料进行比较,从降水量来看,如华北地区西部、东部、黄淮西部、江汉等地出现的旱灾比较严重,平均无降水日数达到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位。从降水量来看,降水量偏少达到历史以来的第三位。
其中像河南是比较严重的地区,河南的无降水日数为历史同期最多,达到了70年一遇的严重程度。天津、河北以及山西也达到了历史同期的次多。
2月3日,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肖子牛接受新华网专访。 新华网 张龙摄
降水持续减少 温度偏高是旱情主要原因 主持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面积的干旱呢?具体原因何在?
肖子牛:主要有两个因素造成干旱,一是降水少。特别是持续性的、很长时间内的累积降水都很少,这是很重要的原因;二是温度偏高。在这两个原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比较严重的气象干旱。
张培群:我再补充一下刚才肖主任所讲的干旱面积很大的问题。干旱不像其他灾害,干旱最大的特点就是面积比较大,我们经常说“一旱就是一大片”。
这也和从2008年10月下旬开始的我国东部地区,特别是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持续无降水有很大关系。
大概有连续三个多月没有什么降水,另外今年冬季平均温度相对略高,这对土壤的湿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亚洲地区普遍干旱 我国持续干旱不是单独现象 主持人:我国出现这样大面积的持续干旱在全球范围内是否属于个别现象?还是其他地区也发生了这样的干旱情况?
肖子牛:还是有一定普遍性的,特别是在今年亚洲地区,包括东南亚地区、中南半岛的越南、缅甸等地,从11月、12月开始降水都比较少,都属于比较干旱的地区。影响我国南部水汽输送的原因,一是来自于南海太平洋的水汽输送,二是从印度洋、孟加拉湾过来的水汽输送比较弱,所以造成中南半岛、印度次大陆出现比较严重的少雨和干旱情况。
所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也不是我们国家的个例现象,在东南亚地区都出现这样的情况。
相反,在西半球、北美等地是暴风雨比较强,也造成一些暴风雪、暴雨的自然灾害。
旱情对夏粮影响较大 主持人:由于这次干旱主要集中在北方的冬麦区,会对我国夏粮的产量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肖子牛:对夏粮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比如说河南省,河南省的小麦生产占我国的1/4。河南省是这次干旱比较严重的地区,很多地区出现了特旱。根据现在的估计,对小麦产量可能会有比上一年减少2-2.5%的影响。如果持续下去影响可能还会有所扩大。
但是现在各级政府已经采取一定措施来消除不利影响,尽最大的可能来保生除害,保证冬小麦的正常生长。如果各个方面的措施到位的话,我们能够把损失控制在2.5%以内。
2月3日,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张培群接受新华网专访。 新华网 张龙摄
二月份会形成有效降水 对干旱势头有所遏制 主持人:一开始我们有一个疑问,这次干旱要持续多久呢?能否在这里给我们网友一个二月份干旱形势的预测呢?
张培群:从干旱预测来看,还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我们对二月份的气候发展趋势有一个预见,总体来看,在二月份内,后期我们还会经历两到三次冷空气侵扰,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在暖湿气流的配合上会比前一段时间好。也就是说可能会形成一些有效降水,或者是比较明显的有效降水(在未来的二月份内)。会对干旱加剧的势头有所遏制。
另外肖主任也介绍了,我们所说的干旱是气象干旱,气象干旱主要是气象条件所造成的,比如气温、降水等。由于是持续性的干旱,所以一、两场雨能缓解多少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认为干旱继续加剧的势头会有所遏制。
做好旱情监测预测工作 利用天时组织好抗旱措施 主持人:那面对旱情,气象部门将重点做好哪几方面的工作呢?
肖子牛:首先,我们要继续加强对旱情的监测以及对旱情可能发展的威胁的监测。
另外我们也要做好预测,也就是未来是否会有一些有效的降水发生等,这样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利用天时组织好抗旱措施。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要把握住每次可能出现的降水过程,实时地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增加降水,减缓旱情。
张培群:我从预测的角度来说,对于时间比较长的(两周以上甚至对两、三个月的时间而言),不确定性是很大的,但是从目前预测的结果来看,我们看到后面会有两、三次的降水过程,所以我们将不断加强及时滚动更新,以监测是否会有更明显的降水过程,以便把这个好消息报告给大家。
2月3日,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肖子牛,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张培群做客新华网。新华网 张龙 摄
只要有条件就实施人工增雨 努力抗旱夺丰收 主持人:可以说人工增雨是抗旱减灾的主动性有效措施,干旱地区实施人工降雨的条件如何?
肖子牛:人工增雨在一定条件下才可以作业,才能取得效果。目前来看,后面几次冷空气的过程,特别是有比较明显的天气过程产生的时候,相关部门可以提抓紧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2月2日,山西省已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最多降水已经达到5.9毫米,效果比较明显。在部分地区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中国气象局也要求各地气象部门要抓住时机,实时开展人工增雨,更好地为抗旱夺丰收做出气象部门的努力。
各部门要加强联动 夺取抗旱保丰收的胜利 主持人:在这里能否就农业以及相关部门需要注意的事项给出两位嘉宾的一些建议?
肖子牛:现在干旱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农业,包括对冬小麦的生长,以及未来的春耕春种等生产活动要给予特殊的关注。
在黄淮南部地区可利用晴暖午后,对小麦以小水细灌,促进小麦的返青和生长。要采取节水措施进行小水细灌、喷灌等措施。对麦情不太好的地方要及时增肥,促进麦子的生长及转化。
入春以后要及时把麦田耕种的技术保障措施及时跟进,以增温促成冬小麦的适时返青和生长。
受旱地区气侯干燥森林火险等级较高,这也是我们值得关注的,特别是林业部门和相关部门要做好森林火灾的防范工作。
对于我们气象部门,一是密切关注旱情的发展趋势,做好预报预测工作。另外也要主动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包括人工增雨的准备工作。一旦有条件就实施人工增雨或者增雪的作业。
再有就是各个部门要加强联动、合作和信息的共享及沟通,整合各个部门的力量来夺取今年抗旱保丰收的胜利。
2008年入冬以来,华北、黄淮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七至九成,土壤失墒加快,旱情发展迅速,部分地区粮食作物受旱严重,其中冬小麦受旱影响最为严重,目前干旱已成为河南、山西等地农业生产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农业部与中国气象局2日紧急会商近期气象变化、分析旱情形势,认为未来10天北方大部仍无有效降雨,华北、黄淮等北方旱区大部降水仍将持续偏少,旱情形势依然严峻,必须立足抗大旱、长期抗旱,做好抗旱保春管工作。
(责任编辑: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