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医改透露的“新”动向 > 新医改最新消息

8500亿如何分配引猜想 医改配套方案可能将面世

  医疗器械、普药、医药商业受益

  “千呼万唤始出来”,新医改实施方案的“面世难”已经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此前纷传医改的具体配套实施方案将于今年元月“面世”,但进入2月,五大配套方案仍未浮出水面。让人欣慰的是,1月21日,国务院原则通过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分析人士认为,这再次缩短了医改配套方案正式露面的时间表。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于明德坚持认为,医改实施方案将于两会之前面世,否则,百姓的医疗保障问题又少不了成为今年两会的热门提案。


  据了解,国务院通过的新医改方案指出,2009-2011年各级政府预计投入8500亿元用于保障五项基本改革。但8500亿元的具体分配尚不明确,分析人士普遍认可的一点是,投资加大将给医疗器械、普药、医药商业等板块带来整体增量,但具体利好程度很难量化,需待政府的细则,具体到每一家企业、每类药品的市场份额和毛利率变化也难以一概而论。

  8500亿元投资分配猜想

  新方案显示,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将提高至每人每年120元。分析人士认为,仅补助标准提高这项内容就将带来高达1000亿元的医疗费用增量,加上8500亿元的投入计划,将使得医疗器械、普药及医药商业显著受惠。

  渤海证券研究员马霏霏认为,这笔投资将主要投向提高医保补助标准导致的投入、基层医疗卫生设施的建设、公立医院改革特别是取消药品加成带来的对医疗机构的补贴等三个方面。这也是分析人士普遍认可的分配猜想。

  由于目前政策并未对这8500亿元作出分配说明,分析人士对这一投资的流向有颇多猜测。具体到8500亿元在这三个领域中的分配比例,分析人士表示很难进一步猜测,但可以预见,这部分投资将给药品及医疗器械市场带来较大的增量。

  经粗略测算,马霏霏认为,到2011年,城镇职工医保、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三大保障体系的支出要比2007年整体高出2200亿元左右,2011年或将为市场带来3331亿元的新增医疗费用供给。

  她表示,如果按药品消费占50%计算,药品市场将增加1666亿元的费用供给。随着医改的逐步推进,未来政府在医疗保障方面的刚性支出将逐年加大,即使在宏观经济周期性回落的情况下也能支撑居民医疗保健消费的增长,并从而带动药品消费的增长。

  数据显示,2007年政府的卫生投入为1989.96亿元,2008年约增长20%左右。长城证券研究员王茜认为,未来三年内共投入8500亿元,相当于未来三年的财政卫生支出在现有基础上每年增长10%左右,相比之前三年的投入,增速是有所下降的。但也有观点认为,这笔投入将为医药行业未来三年的平稳增长提供保证。

  然而,银河证券研究员李鹰鹏认为,尽管政府将投入8500亿元巨资,但仍然不能满足医疗改革的需要,无论是补需方(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还是补供方(如解决医院补偿问题、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都需要巨额投入,单纯靠政府的力量仍远远不够。他建议,可以考虑允许和引导其他资金介入高端医疗机构和医疗保障领域。

  医疗器械率先享受利好

  中信建设研发部研究员周鸣杰认为,国家加大投入将会给政府采购品种带来高速增长,这包括基础医疗器械和疫苗行业,但尽管整个行业存在扩容利好,但对于不同企业来说,市场份额的增减很可能参差不齐。

  王茜认为,未来三年8500亿元的投资中,如果有3000亿元用于药品及医疗器械采购,相当于行业整体销售收入三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2.47%,这个测算仅是财政投入的拉动效应,还不包括个人医疗支出增加带来的增量。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政府在进行医疗器械设备采购时,将更偏重国产设备商,因此,鱼跃医疗、新华医疗、万东医疗三家医疗器械龙头企业的受益期望较高。

  然而,周鸣杰表示,对医疗设备商来说,医改推进让其尝到“蛋糕做大”的甜头,也存在“寅吃卯粮”的风险。

  他表示,目前,医疗器械板块的估值较高,但未来两三年的政府采购高峰过去后,市场份额是否会萎缩还存在不确定性;此外,对于一些毛利率较低的设备来说,政府的大量采购也难以对公司的业绩带来显著的提振。

  据Wind统计,自2008年10月14日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至2009年2月3日,医疗器械板块的成分区间涨幅为52.47%,而全部A股的涨幅仅为1.33%。

  普药市场将继续扩容

  新方案提到,2010年,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和支付限额。

  在李鹰鹏看来,即使不考虑提高报销比例和支付限额带来的好处,仅仅筹资标准的提高就可以增加年筹资额500-600亿元,按支付比例80%,城镇居民报销比例60%,新农合报销比例40-50%计算,2010年报销人群花费的医疗费用(符合报销条件部分)比2009年要增加1000亿元以上。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即将公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将直接影响医药行业未来布局,加上政府投入的加大,大型普药企业将从中获益。

  周鸣杰认为,大病专科用药将继续受益于医保人群加大以及保障水平的提高,是确定性最高的机会。李鹰鹏认为,受益于大病统筹,医疗机构住院患者用药市场的增长速度将超过行业平均增速,总体看来,该市场2009年增速将超过25%,其中,医院住院患者用药市场增速19.8%,社区住院患者用药市场增速达34.9%。

  在国家确定的第一批城市社区和农村基本用药定点生产的处方药品生产企业中,日信证券研究员池东辉认为,华北制药等普药企业将受益最深。此外,受惠医改的还有东北制药、双鹤药业、哈药股份、天士力、康缘药业、三九医药等普药龙头企业,国药股份、南京医药、一致药业、华东医药、上海医药等医药流通企业。

  医药商业集中度将提升

  周鸣杰表示,由于医改方案中提到,国家将实行药品定点生产、定点配送,因此,对于普药企业和医药流通企业来说,龙头企业将占据优势,但对于医药流通企业来说,真正受益医改的程度也很难量化,医改也很难给整个医药商业领域带来太大的利润增厚。

  他解释说,由于国家实行药品定点配送,此前医药流通企业与医药工业企业博弈形成的加价率将被统一划定,由于医药流通企业与医院不必再进行关系维系,加价率存在压缩的空间,目前,药品加价率平均在5个百分点左右,在实行定点配送之后,很可能被压缩到2—3个百分点。而对于医药商业龙头来说,其80%的利润主要来自二级以上医院的药品配送,社区医院的药品配送本身占比就不高,因此,政府定点配送对其利润影响也不会太大。

  因此,周鸣杰认为,医改给医药流通领域带来的更显著的变化将是集中度的提高。上海医药等在地方占据龙头地位的企业因为与当地政府的关系较密切,市场份额的提升更容易获得保证,相比之下,目前一些主攻低端市场的企业很可能在未来的整合中被淘汰。(记者邢佰)

  机构观点:重塑行业格局 新医改带来市场扩容

  我国每年用于医疗卫生的财政投入大约在2000亿元左右,未来3年共投入8500亿元,相当于直接为医药市场带来2500亿元的增量,这符合我们的预期。预计这8500亿元将用于加大医保报销的投入、城镇和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投入、公共卫生服务建设的加强以及推进创新药物研发等几个方面。

  新医改的主旨在于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我国医疗保险体制,建全我国医疗服务体制,以及规范和促进我国医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这对于我国的医药行业将带来长期深远的利好,我们认为影响将体现在两个方面:以杠杆效应拉动市场需求高速增长;重塑医药行业格局,改变竞争规则。

  杠杆效应 需求高速增长

  我国参加城镇医疗保险人数一直在逐渐增加,2007年急速增长了40%,目前城镇医保的覆盖人数已经达到2.2亿。可见,在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后,医保扩容趋势已明显加快。

  直接的医疗保险增量,将以杠杆效应拉动医药消费需求的增加。医疗保险只占医药消费的一定比例,其间接带来的医药市场增量将更加可观。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医保投入的增加将刺激压抑许久的消费需求,改变人们的医疗消费习惯。从以往“小病不看,大病去三甲”,转变为生病就去就诊,先去社区医院,大病转向大医院,从而带动医药消费的全面升级。

  新医改也将带来医疗硬件设施的增加,尤其是改善乡镇和农村的医疗设施。预计直接给二级市场增加的设备投资就达到67.71亿元,惠及的医疗机构数达到2.47万。这将更加有利于乡镇和农村医药市场的发展,从而间接带动乡镇二级市场的扩容。

  强者愈强 重塑竞争格局

  根据SFDA南方医药研究所的数据显示,我国制药工业百强占医药工业五大子行业的市场集中度逐年增加,在2007年达到39.6%,比2006年增长0.56个百分点。国内前十名医药企业占总市场规模约为25%左右。但这个数字与全球相比,仍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根据IMS数据显示,2007年全球前十大制药公司占全球药品市场比重约42.79%。在新医改的推动下,我国医药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升。

  新医改将给医药行业各个环节带来新格局。在研发领域,国家的新医改财政投入会加大对于新药创制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对于一些研发实力强的行业龙头企业加大财政补贴。此外,SFDA对新药上市的注册审批开始从严。鼓励专利药、创新药,对制剂的审查进一步严格把关。2007年新药审批数量明显下降。但这对于研发实力强大、产品质量优秀的企业却是利好。因为从严审批新药减少了市场上的很多同类产品的竞争,使优质产品的市场地位不会受到低价劣质产品的威胁,优秀公司拥有了更大的市场份额。

  在生产领域,国家对于GMP认证给出了新的更加严格的标准。这使得很多制药企业不得不重新整治自己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以适应新的标准,一些原本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达不到标准的企业被迫停产甚至关闭。这些都给行业龙头优质公司带来利好,使得马太效应增强。

  在销售领域,公立医院的改革将触动医疗机构和医药公司销售环节的神经,减少“带金”销售,减少中间利润流向个人手中,使得临床推广更加专业化和规范化。这样,更加利于疗效好、质量高的优质产品销售,对行业龙头同样利好。

  在流通领域,医改的扩容的确为作为中间商的医药流通带来利好,但国家近年来对医药流通领域的整顿减少了药品流通的中间环节,也使得中间利润减少流出。医药流通行业从此进入微利时代,但一些规模大、现金充裕、渠道广泛的龙头医药流通企业,却可利用这样的时机迅速扩张。(东兴证券李秋实)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马涛)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马霏霏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