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世后的讣告 |
老人临终捐出百万积蓄
锦州86岁老人百万元遗产捐给村里,近千名村民平分80万元,各获800元,20万捐给学校
【老人善良】
看见乡亲受苦就落泪
“他平时就教育我们要关心村民,他捐出积蓄我们并不奇怪。”杜先生说。
18年前,老人搬到锦州市居住,但他从来没有忘了乡亲。
“我父亲一回来就挨家串门,看到谁家住得不好、吃得不好,回来一边讲给子女一边落泪,让我们帮他送钱过去救济。
村民也告诉记者,按照杜老的要求,他的子女过年时会到当地的敬老院拜年,为孤寡老人送去礼品,还为村里修路建桥。
60岁的村民杨忠厚和妻子都是盲人,无儿无女。
提起杜老,杨忠厚便落泪:“我和他无亲无故,他看到我困难,每年都让儿子给我送钱。”
杜老去世后,杨忠厚坚持去吊唁,最后是杜老的儿子驾车接他去的。
【老人节俭】
一张面巾纸撕三份用
“这100万元是父亲20年里一点点积攒的。”杜先生告诉记者,杜老靠务农和做木匠活供一家人吃穿,将8个子女拉扯大。
虽然杜老没有太多文化,但一直以“厚德载物,德行天下”的古训教育子女。
“父亲经历过困难的年代,平时很节省,儿女们经商致富后,给他的钱都不舍得花。”杜先生说,“病重时用来吐痰的一张面巾纸,他也要撕成三份来用。”
老人的8个子女中,虽然有人事业有成,但也有人生活并不富裕。
杜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大哥现在退休了,每月领取600元退休金,而且杜老还有18个孙子女,有的家里也不富裕,但是老人一分钱都没留给他们。
担心其他子女有意见,杜老临终前找来4个儿子见证遗嘱,并指定了“外人”作为遗嘱的执行监督人。
其实老人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所有儿女都同意父亲的做法。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尤宏韬 采写
“把财富带进坟墓是可耻的。”
锦州一位86岁的老人达到了卡耐基的境界。临终前,他立下遗嘱,把100万元积蓄捐给了他的乡亲们,而不是留给儿孙。
乡亲们也用最纯朴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感谢。老人出殡当天,他们表示,要把老人的棺木从村子抬到10公里外的墓地。
遗产分配
20万捐学校 80万给乡亲
昨日,记者来到锦州义县聚粮囤乡羊圈子村。村民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谈论最多的是一位老人———86岁的杜森林的离世。
这是一位普通老人的离世,在村民的印象里,杜森林出生在羊圈子村,一生务农,平时做些木匠活,谦和、忠厚。
老人于2009年1月29日去世,2月2日出殡。许多村民甚至没有亲眼见过杜老,18年前,杜老搬到锦州市居住,很少回来。但是在这个村里,随处可见老人留下的印记。
并不富裕的羊圈子村都是水泥混凝土的街路,路口立着一块石碑,上面记录着2006年,杜老的儿子投资百万元为村里修了3公里长的水泥混凝土街路和4座桥梁的事迹。
最近一次让村民感动甚至震惊的是:在杜老出殡当天,子女将老人的所有积蓄100万元现金送到了村委会。
杜老的遗嘱规定,20万元捐给村小学,80万元平均分给所有村民。按照全村现有约1000人计算,每人将得到800元。这对村民来说,相当于他们几个月的收入。
丧事从简
不收任何人一分钱奠礼
在村头的杜家,记者见到了杜老的儿子杜先生。谈到捐出100万元,杜先生表示,这完全是遵照父亲的遗嘱。
杜先生向记者出示了4份讣告,杜老去世后,子女们将讣告张贴在村里。
在讣告上,杜老的家人感谢村民的关照,根据杜老的遗愿,丧事从简,不收任何人的一分钱奠礼,村民参加葬礼由杜家出车接送。
第三份讣告公示了杜老的遗嘱。根据遗嘱,杜老将全部积蓄100万元捐给羊圈子村。
分配办法规定:凡户籍在村里并且现在长年居住在此地的村民,人均一份,共计80万元;捐给羊圈子小学20万元用于购置教学设备,改善教学条件。
杜先生告诉记者,杜老在弥留之际,将4个儿子叫到床前,把捐遗产的事情告诉他们,儿子们也尊重父亲的决定。
“父亲临终前再三叮嘱我们,不准收奠礼钱,因为村民都不富裕,收钱增加村民的负担,‘对他们是一种伤害’。”杜先生说。
出殡当天
近千村民送别老人
为了送老人最后一程,2月2日老人出殡当天,近千村民几乎全部出动。
一位姓张的村民告诉记者,当天附近花店的鲜花都被抢购一空,从杜家到村口挤满了村民。墓地离村子有10公里,村民想把装着杜老骨灰的棺木一直抬到墓地,但被杜老的儿女谢绝了。
“我们去送杜老不是因为分到了他的钱,杜老确实是一个好人,我们就想表达份心意。”村民们说。
杜先生告诉记者,杜老最大的心愿,是自己活到90岁的时候请全村的乡亲吃饭。虽然杜老没有完成这一愿望,但在葬礼当天,杜家请全村的乡亲吃饭,感谢乡亲对杜家的关心。
昨日,记者联系到了羊圈子村裴书记。裴书记表示,在确认户籍后将尽快把杜老的遗产发到村民手中。
老人去世后的讣告
{1}先父病重期间多次要将自己毕生积攒的一百万元人民币捐赠给家乡,以表达他对家乡父老乡亲的感恩之情
{2}从公告之日起,凡户籍在羊圈子村,并现在长年居住在此地的村民(户在人不在除外),人均一份,共计80万元
{3}捐赠羊圈子小学20万元,用于购置教学设备,改善教学条件
■本报记者 尤宏韬 摄 华商网-华商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