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政府决策的视界
政府应该有自信,让不同的声音特别是批评性的意见充分表达出来
文 龚维斌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进入中国以来,网络成为各种信息和舆论的集散地,这对传统的政府决策是个挑战,使得决策的难度加大,也为改善决策、提高政府决策水平和质量提供了机遇。
对政府决策提出了新要求
可以说,网络的发展,给予政府决策的时间越来越短,网络舆论形成的外部压力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政府决策必须要有转变,从经验决策向民主科学决策转变,从精英决策和领导决策向大众和平民参与决策转变。
网络发展对于政府决策来说,提出了新的要求。
比如,对政府决策的敏锐性提出了新要求。网络信息林林总总,网络舆论纷繁复杂,政府官员要培养政策的敏锐性,善于从中找到需要决策解决的问题。如果官员对此视而不见,就会像山西黑砖窑事件中的地方官员一样,身处网络舆论漩涡之中而浑然不知,结果被舆论吞没。
对政府决策的透明性也提出了新要求。网络使世界变得扁平化,少数人特别是政府官员垄断信息的局面被打破。如果政府不正视这个现实,不公开有关决策信息,各种小道消息甚至谣言就会在网上流传,给政府决策造成负面影响,有可能使原本正当的、好心的决策陷入被动。
同时,网络的发展使得官员一言九鼎的时代受到了挑战。官员们需要小心翼翼地用好手中的权力。网民可以随时上网对政府决策发表意见、交流看法,对政府政策进行评判。特别是那些关系到自身利益或者自己所关心的各种公共事务,网民们比在现实世界中更积极地发言。
一般说来,网络舆论关注的公共事务素材,一方面是来自传统的媒体如报刊、电视的报道,另一方面来自网络原创,尤其是BBS上网友自行发布的新闻和传言。如果网上传言得到传统媒体的证实,网上观点得到传统媒体的声援,那么这种网内网外的交互作用,会推动舆情汹涌,形成强大的舆论声浪,对当事人特别是负有社会管理职责的政府官员形成压力。
网络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对于政府决策而言,网络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它大大拓宽了政府官员收集民意、集中民智、借用民力的渠道,使政府决策真正能够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也使政府决策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提高决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网络上,因为身份隐匿,网民们没有太多的顾虑,敢讲真话、谈实情。网络上人们谈论的焦点话题中,不少是需要政府解决的现实问题。一些地方政府领导,不管是本人还是指派专人,收集网上的重要信息和网络民意,作为决策的参考依据;而更有一些地方领导,在网上开设博客和领导信箱,直接与网民沟通,听取民情民意。这些都有助于找准政策制定的焦点议题。
更重要的是,网络拓宽了公众参与决策的渠道,拉近了官员与包括各种专家在内的民众的距离,还有利于完善决策和推动政策的落实。比如,现在有些地方仍然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现象,上级政策在地方和基层落实过程中遇到“肠梗阻”,有的政策被截留、有的被扭曲、有的被虚化。这样的情况下,网络可以成为下情上达的一个重要渠道:一方面为上级政府调整政策、纠正某些官员的不当行为提供参考依据;另一方面,执行政策的官员也会从这种舆情反映中发现自己工作的不足,而且网络舆论本身会对各级官员形成很大的工作压力,从而迫使他们调整态度和行为,更加负责地落实有关决策。
而且,网络还有利于强化约束。政策制定者的行为需要一定的约束,没有约束就有可能公权私用,为个人或者部门、小集团谋取利益;没有约束就有可能不负责、不计成本、不顾后果随意决策。对于政策制定者的约束,从约束的主体来看,包括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而内部约束主要指权力内部结构合理配置和权力运行程序的合理设置,形成有效的协调和制衡关系;外部约束包括不同权力机关以及社会组织、社会团体的约束。从约束的方式看,包括政治责任约束、法律责任约束、行政责任约束和道德责任约束。互联网上公开决策内容、决策程序,公布政策执行情况、政策实施结果,网民披露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问题,都会对政策制定者形成强大的压力,使他们不敢懈怠、不敢草率,认真对待决策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细节。
领导干部应自觉平等地与网民交流
然而,用好网络为政府决策服务,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既要关注,又要利用和引导网络。一方面要关注网民对于政府信息和政策的评价,做好释疑解惑工作,及时吸纳网民中有价值的意见和评价,反馈给相关决策部门,对政策进行必要的修正和完善。
另一方面,各级政府机关不仅要有自己的门户网站,而且要及时地通过网站发布政府的信息,公开办事程序、相关政策,以及决策意图和相关内容。政府门户网站决不是简单的省情市情县情区情介绍,也决不是简单的领导活动专报,应该有更多老百姓关心的信息。领导干部还应该自觉平等地与网民交流。
网络信息和舆论宜疏不宜堵
其次,对待网络信息和舆论要开放包容。网络信息虚实皆有、真假混杂;网络舆论随意性大,有的理性,有的偏激;有的独立判断,有的盲目跟风;有的善意发布消息、发表看法,有的恶意造谣、蛊惑人心。政府官员应对此保持清醒头脑,善于明辨真假、是非,但决不能因噎废食。
尤其要以开放的包容心态对待网络信息和舆论,有些看似偏激的言论其实包含着非常重要的建设性的信息,一些逆耳的批评可能恰恰击中了政府工作的软肋。政府应该有自信,让不同的声音特别是批评性的意见充分表达出来。对于不合意的网络信息和舆论,简单地封堵甚至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既不明智也不可行。和其他舆论一样,网络信息和舆论宜疏不宜堵。
让更多的人能表达意见和建议
第三,要积极开拓新的网络平台。中国网民意见表达与交流的平台,主要是那些“大众”互联网媒介,例如,门户网站新闻跟帖、网络社区(BBS)、聊天室(Chat Room)、即时通讯、聚合新闻(RSS)、维基(WIKI)等。这些虚拟空间的发达程度,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毫不逊色。中国拥有130万个BBS论坛,规模全球第一,几乎所有的门户网站都开设BBS论坛。
在即时通讯方面,2007年第三季度活跃账户数达到3.88亿,成为世界之最。在“小众”互联网媒介方面,首推博客(Blog)。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查,2006年,中国网民注册的博客空间3375万个,博客作者超过1749万人。网民开博客的目的(可复选),有83.5%是为了“记述自己的心情”,但同时也有60.2%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阅读博客已经成为网民上网的重要活动内容,经常阅读博客的有5471万人。
尽管如此,政府还应想方设法整合现有的互联网资源,拓宽新的互联网平台,让更多的人能更便捷地获取信息、传播信息、表达意见和建议。
网络民意不是社会民意的全部
此外,既要重视网络民意,又不唯网络民意。关注网络民意,更要重视来自其他渠道的民意。网络民意只是民意的一部分,它还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尽管中国网民数量迅速增加,已经达到2.53亿,但是,互联网普及率仅有19.1%,仍然低于21.1%的全球平均水平。相对于13亿中国人来说,还有很多人没有上网、不会上网、没有条件上网,他们的意见、他们的诉求,还应该有畅通的渠道加以表达和反映。
而且,那些不能上网的人大多数恰恰是社会的困难群体,他们的诉求更应该得到重视,政府更应该关心和满足他们的利益。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网络民意不是社会民意的全部,还有更多的民意需要收集,需要反映。
要关注网络民意,但不能走偏;要关注网络民意,但不能搞形式主义,要真正虚心地听取网民的意见、认真分析和对待他们的意见;要关注网络民意,但不能搞运动,防止出现一阵风。
关键是,关注网络民意,需要领导干部更改进工作方式,要眼睛向下,特别要重视听取困难群体的意见,把满足群众正当的利益诉求作为领导干部的工作准则。(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