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5日电 (记者谢登科周英峰)全国能源工作会议5日在京闭幕,这是我国17年来首次举行的全国性能源工作会议。在全球能源形势剧烈波动,我国能源发展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考验的形势下,这次会议备受关注。
问题与希望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日益加深,如何更好、更有效地解决能源安全问题,推动能源发展上水平、上台阶,成为摆在我国面前的一项紧迫而重大的任务。
锻造可持续保障的能源链条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障。
近几年,我国的发电装机几乎以每年增加1亿千瓦的速度增长。2008年底电力总装机达到7.92亿千瓦,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
然而,电力高速发展的同时,问题也在不断累积。其中,电力结构中火电所占比重不降反升,火电装机和发电量占80%左右,石油天然气、核电等优质能源仅占20%左右。
当前,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所占比重约为70%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高40个百分点。我国煤炭消费量世界第一,煤炭的大量开采利用,带来的环境、运输等问题日益严重。
过于依赖煤炭的能源结构,给能源安全供应带来很多问题。“能源供需形势的相对缓和,为结构调整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张国宝指出,2009年要把结构调整作为能源工作主线。
电力工业结构调整,被列在2009年我国能源工作的首位。根据部署,新一年国家在推进大型煤电基地建设、推进电力工业“上大压小”的同时,将把“大力发展核电”作为重要任务。
目前,核电装机仅占我国电力总装机的1.1%,仅占一次能源消费的0.77%,不仅同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而且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发展核电潜力很大。当前,无论是人才队伍,还是技术水平和装备制造能力,都具备了加快发展核电的条件。”张国宝说。据了解,今年我国将开工建设多个核电项目,新核准开工规模840万千瓦。
积极发展水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不断提高清洁能源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成为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另一个突破口。
本次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已经特别提出,要促进风电规模化发展。按照规划,国家将力争用10多年时间在甘肃、内蒙古、河北、江苏等地形成几个上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
据了解,为了适应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快速发展的需要,国家今年将加快研究调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风电发展目标和建设规划,此前公布的预期目标都将作大幅调整。
用改革促进能源行业健康发展 2008年底,由于主要供煤企业与五大发电集团在电煤价格上互不相让,历时7天的“2009年全国煤炭产销衔接合同汇兑会”未能打破近年来煤电博弈的僵局,双方一单未签。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负责人对此直言,煤电双方僵持不下的原因根本不在于价格,而是煤炭和电力企业身处市场和计划两种不同体制的博弈。
“市场煤”和“计划电”之间矛盾突出,煤炭行业内部也存在着“合同煤”与“市场煤”的“双轨制”。而且,由于大煤矿集中度不高,小煤矿多、散、乱,国家对煤炭生产供应的调控能力受到限制。
在石油方面,出于经济发展和民生考虑,我国成品油价格与国际价格并不完全接轨。2008年上半年国际油价一路高涨时,国内国际价格曾一度严重倒挂,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进而影响到市场供应。
“电煤供应紧张,国内局部时段的油荒,都与现行体制机制和财税价格体系有很大关系。”张国宝指出,受各方利益影响,继续推进改革难度很大,但如果不推进改革,这些问题不可能彻底解决。
从2009年1月1日起,我国决定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取消了原在成品油价外征收的六项收费,提高了燃油消费税水平,完善了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
专家指出,虽然从现在看,因为需求不足,油价下降后石化企业利润压力较大。但从长期看,改革确立了市场机制,有利于能源企业的长远发展。
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顺利推进,关键在于抓住了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的空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减缓,对石油的需求也随之大幅减少,国际油价一路下跌。
“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通货膨胀压力减轻,有利于理顺能源产品价格关系。”张国宝指出,当前要抓住有利时机,更加注重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当前,我国面临能源需求不足的严峻局面,但业内人士指出,加快能源发展方式转变,构筑“稳定 经济 清洁 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深化能源领域的改革是必由之路。
(责任编辑: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