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曲永吉时,他正为话剧《潘作良》一周后的演出而忙碌:调整剧情、调度演员、落实剧场……说到2009年工作安排,曲永吉用了一个字:拼。曲永吉说:“今年,话剧《潘作良》不仅要在沈阳演,还要省内巡演,最后还有到北京演出。
同时,沈阳话剧团还要启动电视剧的拍摄,总之要尽全力拼出生命之路。”
经过演员、导演、团长三个角色的转变,曲永吉感受最大的是“责任”。
激情导演,传达责任
作导演,曲永吉执导的第一部戏是《离婚了,别来找我》,初试牛刀,一炮打响。当执导《大漠可以作证》、《中国公主图兰朵》、《潘作良》时,曲永吉已经有意识在作品中注入自己的思考。
他在创作《中国公主图兰朵》之初,就力求塑造一个全新的“图兰朵”形象——善良、渴望温情、和平,厌恶战争和杀戮的中国公主。”排《潘作良》时,曲永吉反复传达的一个理念是——汶川地震,成了悬在人们头顶上的堰塞湖炸弹,人们知道了,一滴水可以聚集原子弹的能量。信访工作就是在疏导那一滴滴水。潘作良只工作了一年零八个月,但给我们留下太多的感动,太多的思考。我们有责任关注这个人,艺术有责任演绎这个形象。
进京演出,传播精神
2008年11月,四个月时间七易其稿的话剧《潘作良》终于与观众见面。潘作良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崇高精神,奏响了撼动人心的“老百姓是共产党的天,老百姓的事比天大”的最强音。全剧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导演曲永吉说:“通过再现潘作良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一个个感人场景,引领观众走进一名优秀信访干部的心路历程。通过潘作良与上访户之间的故事,折射出政府与百姓的关系,信访局搭建了连心桥,潘作良使这座连心桥畅通无阻,使百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2月13日,话剧《潘作良》将开始新一轮演出。同时,还积极筹划着进京演出。曲永吉说:“潘作良已是感动中国的精神符号,我们进京演出,也是为传达一种精神。”本报记者蓝恩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