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的亚洲首秀
杨美萍 国际周刊专稿
采访对象:
沈丁立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吴莼思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美洲研究室副主任
美国新任的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已经敲定行程,将在中旬开始先后访问日本、印度、韩国和中国。
颠覆传统的首场秀
记者(以下简称“记”):按美国的政治传统,新任国务卿首次出访的地区通常为欧洲或者中东,但希拉里把目的地选择在东亚,这一“颠覆”传统的决定可能有什么含义?
吴莼思(以下简称“吴”):早就有人建议奥巴马总统上台后首次出访选择亚洲,但这对美国来说不太现实,它的主要阵营和盟友还是在北美和欧洲。事实证明,奥巴马还是从邻居加拿大先入手。欧洲是美国最重要盟友,但奥巴马4月会前往伦敦参加金融峰会,副总统拜登也正在参加德国慕尼黑安全会议,总统特使乔治·米切尔已访问了中东地区,希拉里访问东亚在外交布局上是种平衡做法。
沈丁立(以下简称“沈”):欧洲是和美国关系最紧密的盟友,因此,对美国来说,在这一地区无需给予特别关注,而亚洲则可能是给美国带来挑战的地区,美国新任国务卿首次出访选择这里也可以看成是美国对该地区正在崛起的新兴力量的重视。
中国才是重头戏
记:希拉里的行程安排也备受关注,她选择了从日本开始,最后到中国。这样的做法传递了什么信息?
吴:早在美国总统大选阶段,日本就表现出了很大担忧。日本国内有种观点,认为美国共和党更重视日美同盟,而民主党更重视中美关系。克林顿曾绕过日本访问中国,所以日本担心奥巴马上台后也会像克林顿执政后期一样,特别重视中美关系发展,而忽略日本。因此,希拉里首访日本可以被看做是对日本的安抚姿态。其实日本大可不必失落,亲近中国不意味着冷落日本,亲近日本也不意味着冷落中国。
奥巴马曾批评布什政府把美国和盟友间关系搞差了,日本和韩国是美国在东亚地区最重要的盟友,希拉里的行程中把日韩放在前面也可能是美国新政府想弥补前政府的失误。
沈:美日同盟被美国定位成“维持亚太地区和平和繁荣的基石”,但这一地区目前没有大冲突,因此同盟作用显得不那么重要。相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影响力越来越大,即使是朝核问题,美国对中国的依赖程度也大于日本。希拉里最后一站访问中国,也可以看成是此行的重头戏。
印尼是“故乡”也是突破口
记:希拉里的行程中还包括了奥巴马童年时期曾居住过的印尼,请问这一站的意义何在?
吴:首先奥巴马的童年经历让印尼人对他非常有亲切感,因此,不管是印尼的官方还是民间,对本届美国政府都寄予厚望。美方如此安排是可以理解的。其次,印尼在亚太地区也是个非常重要的国家,在海上运输线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美国的外交政策中本来也颇受关注。此外,印尼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占人口多数的国家,这对美国而言十分重要。印尼是个温和的穆斯林国家,因此,处理好和印尼的关系可以成为美国转换与这些国家的外交模式的良好开端。
这个国务卿很“不幸”?
记:据称,全球金融危机、气候变化、朝鲜弃核将成为希拉里此次访问的首要议题。但金融危机以往是美国财长的职责范围,有观察人士因此认为希拉里将成为强势的国务卿,插手更多事务。您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沈:东亚目前不是美国新政府关心重点,眼下最重要的是金融危机、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和巴以局势。因此,希拉里这次访问从务虚角度看是和各国打个照会,方便以后工作,从务实方面讲重点在于金融危机和朝核问题。因此,她在这方面的安排不能说明她以后就会多强势。我对希拉里作为国务卿的前途表示怀疑,因为她很不幸,遇到的副总统拜登也比较强势,在外交方面很有经验,以后可能会抢去希拉里很多的风头。
吴:目前,应对金融危机排在美国国家议程首位,其它议题都要为此服务。能否搞定国内经济,事关奥巴马能否连任。因此,希拉里此行肯定会将金融危机摆在最重要的位置。
希拉里确实在上任前后表现出强势姿态,在很多事务上都跃跃欲试,她主张的“巧实力”外交概念也囊括了外交、经济、军事、法律和文化等各方面工具。而拜登虽然在外交方面经验丰富,但他目前比较低调。相信奥巴马在邀请希拉里担任国务卿时,两人已就后者的职权范围达成一定协议。
恐难主导中美对话
记:有消息称中美将升级双方对话级别,希拉里也表示,“需要一个同中国更复杂全面的对话”。您认为,这是希拉里将主导中美对话的征兆吗?
吴:在布什任内,中美两国间级别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是由财政部主导的美中战略经济对话。奥巴马上台后,起码要维持原有水平。但美国新任财长的影响力不足以和保尔森媲美,美国学界也正在讨论如何进一步发展中美对话机制,确实有人建议将两种机制合并,由国务院主导。不过,如果中方升级到总理级别的话,希拉里在美方的级别就不够了,可能就要升级到副总统级别。因此,希拉里能否主导中美对话还很难说。
沈:中美战略对话如果升级到美国副总统对中国总理的级别,那么拜登的存在将使希拉里难有作为,而在具体的经济、国防等领域又有各自负责的人,希拉里难以插手。不过这些工作究竟如何分配还要看奥巴马的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