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摩根大通发布最新的国内经济分析报告称,从目前的数据看,中国经济已经出现小幅复苏迹象,放缓的趋势可能正在见底,但会否持续复苏还有待观察,中期而言外部环境依然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预计下一阶段将推出进一步刺激消费的应对措施。
这份由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市场主席李晶提供的报告认为,目前大部分投资者已经认为中国经济正在外部因素和内需走软的共同影响下出现持续放缓的态势。从工业生产指数到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各项经济指标在最近数月呈现出基本相同的走势,纷纷于去年第4季度大幅下跌,到最近数周才逐渐靠稳或出现小幅复苏迹象。值得一提的是,最近的消息为投资者带来了一些利好因素,包括去年12月份中国铁矿石进口较上月提高6.2%,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也由于超宽船舶需求增加而从12月份的低位上升56%等。
对于经济的小幅复苏,李晶表示,在很大程度上,近期的改善迹象反映出减少库存活动渐趋结束,但并不意味着需求显著回升。经济放缓可能正在见底,但经济是否持续复苏仍有待观察。目前的积极因素是,投资者已经消化了中国经济和企业盈利数据进一步走软的负面预期,不会将数据疲弱都看成经济进一步恶化的迹象。他预计,国内应对经济放缓的努力将进入新阶段,进一步刺激消费的措施有望出台。
另外,报告也指出,近年来中国的出口迅猛增长,也造成了部分行业的长期过度投资问题。鉴于利润大幅下跌严重影响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能力,资本开支存在较大的缩减空间。在海外需求同时放缓的情况下,投资者正密切关注中国的钢铁、铝材和汽车行业将如何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未来数年,行业整合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责任编辑:刘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