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里,八旬保姆照顾百岁大爷 |
昨日,攀成钢医院内三科24床围满了病友。听说住进一位102岁的老人,大家都来看看长寿老人沾沾福气。而在这位百岁老人的身边,一位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婆婆,正忙前忙后地照顾着。
病友们开始还以为,这是一对相濡以沫的老夫妻,或者是百岁老人家中的亲人。一打听,其实,婆婆只是102岁老人家中的保姆。她已经81岁了,而她照料这个家庭,整整20年。20年间,婆婆带大了百岁老人的曾孙儿,送走他的老伴,如今照顾卧病在床的他……
雇主,保姆,在二十年的朝夕相处中,融成了一个词———家人。
照顾
102岁的他躺在病床上……她的左耳朵有些背,但是他的“咿呀”声,却只有她能听懂。
昨日午时,阳光洒进病房。102岁的老人躺在病床上,双颊爬满了老年斑,张着嘴,吐出几个含混的词语。正在一旁打盹的婆婆突然惊醒,起身问:“床高了哇?”他点点头,她急忙调低床位。他又嚷了两声,她马上端起水喂……她的左耳朵有些背,但是他的“咿呀”声,却只有她能听懂。
一周前,老人因为肺部感染住院。病床旁,放置一张小床,那是她睡的。
下午,病房里来了很多病友。听说住进一位百岁老人,大家都来看个稀奇。但是,眼神落到她的身上时,大家都懵了———“你都需要照顾,还照顾他,你们两口子感情好哦!”
她“扑哧”笑了,指着老大爷,“我是他的保姆。”随即,她又比起两根指头,“我身体好得很,每顿能吃两碗干饭,眼神也好得很。”她扬了扬未纳完的鞋垫,这是为他做的。
从去年开始,老人的身体每况愈下。那时,就常常出现便秘的情况,全靠她用手为其疏通。最开始,她也有些不好意思。久而久之,擦身、洗澡这些活儿,她都包揽下来。有人出主意,照顾他那么久,结婚算了。
她摆摆手:“老头儿和老伴感情好得很,我也没想过嫁,现在就这样,挺好。”
她不识字,也写不来自己的名字。她说自己姓辜,名淑清(音)。回头指指病床,她脱口而出:“他叫樊尚勋,樊梨花的樊,以前是个炊事员。”
信任
不要说没掉过什么贵重东西,就是不见了什么小东小西,也从来不会怀疑我……
20年前的1988年,丧夫的辜淑清经人介绍,来到成都的樊尚勋家中,当上了保姆。
最开始,她是负责照料樊尚勋年幼的曾孙儿。刚到时,那孩子身上长满褥疮。她四处寻觅偏方,每天坚持给他洗药澡,辅以悉心照料,孩子得以康复。渐渐地,她融入了这里的生活,并在这个家庭扮演多重角色。每天6点起床,为一家人准备早餐。买菜回来后,他已将午饭煮好,她和其老伴拉着家常,一起炒几个菜,像姐妹。晚上,她就带着樊尚勋的曾孙儿一起睡觉,像奶奶……
她的细心,深得他一家人的欢喜。当孩子读小学后,她曾提出离开,樊尚勋和他的老伴一再挽留她,不让她走。她想了想,家里孩子都大了,不需要她照顾,再说老家在农村,生活也不宽裕,她回去了家里就多张嘴,而在这里,她身体还好,还能做点事,挣点当保姆的工钱。20年来,辜淑清的工钱从每月35元,涨到了现在的每月800元。
对现实生活的思量,不是辜淑清留下来的唯一原因,甚至也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最重要的是,樊家一家人都和她处得来,有感情,她最终选择了留下来。她说:“因为这一家人待我不薄。”至于什么是待她不薄,不是什么大恩大德,辜淑清的理解是这样的:他们(樊家)从来没把我当外人,他们在家中,经常将现钱、项链等东西,放在柜子上,扔在床头上,不要说没掉过什么贵重东西,就是不见了什么小东小西,也从来不会怀疑我……
亲人
樊万红说,如果爷爷去世,辜淑清愿意继续留在家里,他们也愿意继续照顾她。
而在樊尚勋的家人眼中,辜淑清的确不是外人,就是这个家庭的一分子。
樊尚勋的曾孙儿长大了,工作了,每年都会给她买新衣服,给过年钱,“婆婆长,婆婆短”地叫。与此同时,辜淑清自己的家庭也在逐渐壮大,有了孙儿女,孙儿女也有了孩子———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等待着她的回归,然而回家,却被一个承诺打破。
几年前,樊尚勋的老伴患重病。临走时,她嘱咐辜淑清:“以后,樊尚勋就交给你照顾。”她点了点头,应下了。这些年,有邻居见她人老实、细心,想出高价让她帮忙带孩子。她都拒绝了:“我走了,樊尚勋咋个办,我答应老太婆的。”
曾经,樊尚勋的大孙女樊万红提议,也不要辜淑清照顾樊尚勋,干脆另外请一个年轻的保姆,来照顾年岁已高的樊尚勋、辜淑清。辜淑清婉言拒绝了:“新请的人价钱高,也没我照顾得好,何况我还‘扭得动’。”如今,樊万红将给爷爷的养老钱都交给辜淑清保管,让她管理两人的日常开销。
“她这个人太诚实了,每一笔账,随时问,都清清楚楚地报得出来。”樊万红说,如果爷爷去世,辜淑清愿意继续留在家里,他们也愿意继续照顾她。
本报记者 蓝岚 郭庄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