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县科学发展的逻辑演进之三
题记
通过强势推进“三个集中”,这座城市的“骨骼”体系全面形成;通过实施“三化联动”,这座城市的“血液”和“经络”不断向城乡的经济细胞输送养分;通过“四位一体”,这座城市健全了各种“器官”,有了强健的肌体,因而这座城市成为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机体”。
360名大学生走进180户农家,郫县县委宣传部一次小小的活动,使郫县的决策者陷入了深思:只有赋予这座城市以“灵魂”,这座城市才能生动起来、这座城市才能飞奔起来。
文化:激活城乡活力
2005年5月,在郫县最为偏远的唐昌镇战旗村,360名大学生走进180户农户家里:同吃、同住、同劳动。这一简单的活动,这一普通的场景,却引起了媒体和上级领导的强烈关注。2005年,这一事件荣获“中国政府十大创新奖”。
透过这一事件,郫县决策层发现了其中的深意: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中,如何让人民群众成为这座城市的创造主体?如何激活这座城市的内在活力,赋予这座城市以“精、气、神”。当欢送大学生的锣鼓声尘埃落定之后,郫县人开始着手构建这座城市的软实力系统。
启动郫县“软实力”建设的标志性事件是唐昌镇战旗村文化大院的开建——
战旗村村支书李世立,一位最普通的村支书,谈及乡村文化建设,他感触良多:我从来没有想到过思想文化建设会这么重要。大学生们走了之后,我和村民们一合计,将村里租出去的楼房和院子收了回来,在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局等部门的关心和帮助下,将这个院子改造成为一座占地20亩的文化大院。
“5·12”地震前,这座院子已经成为了战旗村农民们的精神家园:清晨,农民们在这里晨练;中午,农民们在这里读书看报;夜晚,这里成为了欢乐的海洋——歌声和舞蹈奏响农民们对新生活的热爱。
文化如滋润万物的春雨,使村民们在“潜移默化”中脱胎换骨,战旗村农民的观念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对新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观念变革成了这个村庄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强劲动力:仅仅几年之间,全村1500余亩耕地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规模化经营;一座投资9783万元,占地面积达315亩、建筑面积达8.3万平方米的集中安置区建了起来,全村98%的村民举手表决自愿拆掉旧房、搬进新居;一座投资4000万元的农业产业化企业——蓉珍菌业被吸引到了这座村庄,全村300多农民进入这座现代农业企业成为了“车间工人”。而这一变化都是通过资源置换和市场运作实现的,政府很少的补贴只是用在了文化上,而通过文化投入产出的,却是一座崭新的现代“新农村”。
一位学者考察了战旗村的实践之后感叹地说: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少地方对硬件建设情有独钟,而对软件建设容易忽略,而“软件”才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所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农村,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根在农村,激活一座村庄需要从激发农民的主体意识、创造意识做起,从一座村庄的文化建设抓起。郫县人的工作抓到了点子上。
在大学生进农家之后,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在两年多时间里,郫县在全市率先建设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各种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现在,郫县安靖镇雍渡村的大叔大婶们都在忙着学电脑、学上网,“电子图书室都修到家门口了,现在生活富裕了,我们还是要多学学,跟上社会的脚步嘛!”这是郫县一个村电子图书室的普通场景,电子图书室的开办,极大地丰富了雍渡村农村群众的精神生活,也为他们打开了了解外部世界的一扇窗口。
郫县通过深入实施文明素质提升工程、文化阵地建设工程、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农村图书流转工程,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使郫县文化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全县14个镇、139个村(社区)已经在全市率先建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综合文化站(室),满足了城乡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至2008年底,全县加入“图书流转网络”的镇、村(社区)图书室已达60余个。图书流转量今年1月至9月已达30000多人次40000多册次。为了激发村民的读书兴趣,培养村民的读书习惯,郫县在全县范围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民读书活动。通过开展“百场讲座进农村”、“农村青年读书演讲比赛”、“全村读书日”等活动,激活了村民的精神世界,提升了村民的素质。
全县基本形成了“一县两馆”、“一镇(街)一站”、“一村(社区)一室”的三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仅2008年县财政用于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以奖代补”的资金就达到了700万元。
文明:促进观念变革
几年前,外地人对郫县的城市印象不佳,乱停乱放、乱扔垃圾成了家常便饭。但习惯已成自然,郫县人自得其乐,自谓之“郫县生活方式”。
随着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城市和乡村文化在川西坝子碰撞、交融,使这座城市产生了裂变。郫县人开始由“看得惯”向“看不惯”转变。推进城乡一体化初期的旧城改造是对郫县人观念的一次洗涤,郫县人由强烈反对到反对到支持到大力支持,当2000万元让旧城成为一座蜀文化符号浓郁的“新蜀城”的时候,郫县人内心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需求开始被激活,所以当随之而来的六大“细胞工程”——城乡环境治理工程、院落集中整治工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程、城乡图书流转工程、市民素质提升工程、校地共建新农村工程陆续出台的时候,在这座城市的城镇和村庄,激荡起阵阵涟漪。
郫县变美了,变漂亮了!不管是郫县当地人,还是来郫县的投资者,都有这样的感受——城乡环境优美、生态环境良好、风貌改造协调、市容管理有序、街巷清新靓丽、镇村容貌整洁、市民素质提升,以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为抓手,郫县深入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强力推动着这座城市“脱胎换骨”。
“文明基因渐变”——郫县人用这样一个词来形象地表述他们眼前的巨变。
当郫县物质生产超乎寻常地快速发展时,人们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文明的需求。顺应这种需求,郫县及时地推出了创建文明城、创建环保模范城、创建双拥模范城、创建全国绿化县活动,强势推进城乡文明进程,提升城市品位,使这座现代鹃城生机与活力尽显。
通过创建攻坚,郫县将创建各项指标细化分解到各镇和县级部门,形成了全县无缝覆盖的创建工作责任体系。通过推进城市配套功能规划调整和城市道路硬件设施建设,加大城郊结合部道路的整治和改造,对硬化道路标志、标线,新建改造一批农贸市场、停车场所、垃圾中转站、星级公厕等,彻底解决市场设施差、市民停车难等公共设施滞后等老大难问题。累计投入城乡风貌改造、市政公共设施、居民院落整治、城市景观改造等各项资金5亿元以上,为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夯实了坚定的基础。
为提升市民文明素质,郫县从强化镇村文化建设和群众性创建活动入手,开办了“新市民素质学校”,举办了“社区论坛”,通过采取培训、教育、咨询等活动,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围绕统筹城乡发展,郫县通过整合县域高校资源,积极探索“校地共建新农村”模式,深入实施“高校+支部+农户”大学生进农家活动,创新开展“乡村辩论赛”、“乡村坝坝晚会”等特色精品文化活动,城市文明进一步辐射农村。
与此同时,郫县还坚持开展“建设郫县杰出贡献奖”评选表彰活动,大力推进“学习型机关”、“十佳文明家庭”、“文明市民”、“星级院落”等群众性创建活动广泛开展。
2008年,郫县创建全国文明县城通过国家考核、公示,成功创建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县,全县14个村被成都市正式命名为2008年“文明生态村”;友爱镇荣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文脉:孕育城市精神
灰白色调、坡屋面、穿斗构架……在郫县,从城市向乡镇漫延的川西民居建筑让这座城市越来越具有个性;说唱俑、杜鹃鸟、古蜀农耕壁画……独具特色的巴蜀图语,悄然融入城市建筑之中,构成了城市魅力系统重要的一环,就连路灯也韵味悠长,古蜀人劳动、耕作场景如在眼前。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脉千流源望丛”。2005年,当著名策划家王志纲先生应邀莅临郫县把脉时,如何赋予这座城市个性便引发了郫县决策者的关注。以丰富的古蜀文化资源为根,郫县举办了古蜀文化节,规划了3.6平方公里的望丛文化园;以中国农家乐发源地为基础,郫县挖掘和整合休闲文化资源,进而打造“成都西部健康休闲城”,赋予这座城市更多的休闲文化气质;以“郫县豆瓣”为魂,郫县将“郫县豆瓣产业”做成川菜产业,又做成中国川菜产业化基地,并将安德包装为“川菜味乡”。
郫县多次邀请成都市社科院专家学者,对郫县城市精神进行提炼,将“郫县精神”作为文化软实力和提升郫县的核心竞争力。在“5·12”汶川大震中,郫县以“郫县精神”为强大动力,在自救、援救、加快发展中负重前行,彰显了新的“郫县速度”,为这座美丽的城市注入了新的内涵。
对古蜀文化、休闲文化、川菜文化,郫县多次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研讨,以打通郫县的文脉,和谐、包容、开明、诚信、知慧、仁爱、忧患、创新……沉淀于郫县的特有生活方式和城市精神日渐清晰。今年,郫县又通过征集“金点子”活动,通过和传媒、市民的互动,提出了“西部新城——新成都人生活港”的城市定位,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全球招标,引进阿特金斯公司对这座城市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将郫县的文脉、水脉融为一体,使这座城市更具生机与活力。